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体温过高的概述
“pi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体温过高的概述,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体温过高的概述,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体温过高的概述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体温过高的概述
1、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1)低热:体温37、3℃~38℃。
(2)中度热:体温38、1℃~39、0℃。
(3)高热:体温39、1℃~41℃。
(4)超高热:体温41、0℃以上。
2、发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其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畏寒、皮肤苍白、无汗。体温上升方式有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渐升(如伤寒)。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患者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加快。高热持续时间因疾病及治疗效果而异。
(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临床表现:患者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体温下降时因大量出汗,易出现虚脱,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护士应注意观察。
3、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升高达39、0~40、0℃左右,持续数日或数周,日差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体温高低不一,日差>1℃,最低温度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时间后,又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
(4)不规则热:体温在一日中的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篇2:初级护士考试《护理学基础》辅导:体温的评估和护理
一、异常体温
1.发热——因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而导致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①低热为37.3℃~38℃;
②中度热为38.1℃~39.0℃;
③高热为39.1℃~41℃;
④超高热为41.0℃以上。
(2)发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散热,患者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体温上升方式有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渐升(如伤寒)。
②高热持续期——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患者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加快。高热持续时间因疾病及治疗效果而异。
③退热期——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患者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体温下降时因大量出汗,易出现虚脱,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护士应注意观察。
(3)热型
①稽留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数日或数周,日差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②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时间后,又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
③弛张热——体温高低不一,日差>1℃,最低温度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等。
④不规则热——体温在一日中的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4)体温过高患者的护理
2.体温过低——体温在35℃以下称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创危重患者。对体温过低患者的护理首先应提高室温,以24℃~26℃为宜,还可用热水袋保暖。
3.与体温相关的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①主要诊断依据: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②次要诊断依据:皮肤发红、触之有热感、呼吸心跳加快、痉挛或惊厥。
③相关因素:暴露在热的环境中、剧烈活动、药物或麻醉、衣着不当、新陈代谢率增高、疾病或外伤、脱水、不能出汗等。
(2)体温过低
①主要诊断依据:体温在正常范围以下,皮肤发凉、苍白。
②次要诊断依据:毛细血管充盈减慢、甲床青紫、汗毛竖起。
③相关因素: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患病或创伤、营养不良、衣着不当、药物引起的血管扩张、新陈代谢下降等。
二、测量体温的方法
1.口腔测量法
2.腋下测量法
3.直肠测量法
三、体温曲线的绘制: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用蓝铅笔绘制,符号为口温“●”,腋温“×”,肛温“⊙”,用蓝笔或用骨棒蘸蓝油印打印在体温单上。相邻两次符号用蓝线相连。降温半小时后所测得的温度,绘在降温前温度符号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表示,以红虚线和降温前的温度符号相连。如体温和脉搏符号在体温单的同一点上,则在体温符号外绘一红圈。
四、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法
1.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常用消毒液有:1%过氧乙酸、75%乙醇、20%碘伏、l%消毒灵。将体温计用后放人消毒液中浸泡30min,换另一容器后,再浸泡30min.浸泡时口表、肛表分开放置。
2.体温计的检查法:将体温计的水银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以下的温水内,3分钟后取出,读数相差上下0.2℃以上或水银柱有裂隙者,不能使用。
篇3: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知识点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影响冷疗的因素
1.测量部位 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都可用以诊脉,常用桡动脉,其次是颞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2.测量脉搏的方法
(1)诊脉前患者应安静,剧烈活动者休息30min后再测。
(2)卧位或坐位。
(3)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
(4)一般病人测30s,将所测脉搏值乘2,即为脉率。对心脏病患者应测1min,必要时听心率。
(5)记录结果。
(6)如发现脉搏短绌,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始”、“停”口令,计数1min.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
隔离消毒原则
(一)一般消毒隔离
(1)根据不同病种,在病室门口挂疾病标志。门口设脚垫经l%氯胺或其他消毒溶液浸湿,以供出入时消毒鞋底。门外设消毒溶液及清水各一盆,以及手刷、毛巾等消毒手用;并设一立柜以挂隔离衣。
(2)进入隔离单位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用物备齐,将各项操作集中进行,以减少反复穿脱隔离衣及消毒洗手的次数。
(4)病人物品及病人接触过的用物,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递交。
(5)污染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任何污染物必须先经消毒处理,然后进行常规清洁,以防病原体播散。
(6)按病种使用医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用毕消毒。
(7)每日于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病床及床旁桌椅。
(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 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的病人及其所住病室、医疗器械和用物进行消毒。
(1)病人的终末处理:病人转科或出院前应洗澡、更换清洁衣服,个人用物需消毒后方可带出。病人死亡后应用消毒液擦洗尸体,必要时用消毒液棉球填塞口、鼻、耳、肛门等孔道,伤口处更换敷料,然后用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送传染科太平间。
(2)病人单位的终末处理:病人用过的物品须分类消毒。关闭门窗,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用消毒液熏蒸或喷雾消毒,再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及地面。被服类放入污物袋,消毒后再清洗。床垫、棉被和枕芯等也可用日光曝晒或送消毒室进行处理。
人成长与发展的概念
(一)概念:成长发展成熟。
(二)内容:1.生理方面;2.认知方面;3.社会方面;4.情感方面;5.精神方面;6.道德方面。
(三)基本原则
1.成长与发展是按持续的、有顺序的、有规律的和可测的方式进行的。
2.每个人都要经过相同的`各个发展阶段。
3.每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其的特的个性,按个人独特的方式和速度通过。
4.每个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特征,并有一定发展任务。
5.每个人的基本态度、气质、生活方式和行为都会受婴儿期发展的影响。
6.发展是通过逐步的成熟和不断学习而获得的。
(四)影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宗教、文化、社会、学习生活经验等因素都可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剖宫产产妇术中心理护理
1、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产妇产生安全感。
2、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产妇的一切不良刺激。
3、护士要严密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及胎心,及早发现问题,果断作出处理。巡回护士始终陪伴产妇,讲明手术中会有一些不适,如牵拉脏器或取出胎儿时会有不适及牵拉痛,嘱咐产妇做深呼吸等等。分娩后,及时告诉产妇胎儿性别、发育情况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
篇4: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
1、舒适
舒适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主观感觉。从舒适到不舒适可以分为许多层次,个体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和经历,对舒适和舒适的层次有不同的解释和体验。舒适是病人希望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 舒适是个体对几个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时的自我满意的感觉:
2、不舒适
当个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周围环境不适宜,身体出现病理现象,感到疼痛,安全受到威胁和感到紧张时,会使舒适的程度逐渐下降,直至完全转变到不舒适。同舒适一样,不舒适也是个体的主观感觉,是相对的。不舒适的`表现有: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精神不振,疲乏,失眠等。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形式。
导致病人不舒适的可能原因:
(1)身体方面的原因
(2)心理方面的原因
(3)环境方面的原因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是护理的目的之一。不舒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原因,以便及时发现,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
3、不舒适病人的护理原则
全面评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虽然舒适和不舒适都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很难进行准确评估,但是,护士仍可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表现,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多方收集病人资料,认真分析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针对不舒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人的不舒适。
护士与病人的合作很重要不舒适是病人的复杂感觉,消除或减轻不舒适,既需要护士的责任心,也需要病人的合作理解。
篇5: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练习题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练习题汇总基础护理学: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练习题基础护理学:护理学的发展练习题基础护理学:护理学理论练习题基础护理学:护理程序练习题基础护理学:人际关系与沟通练习题基础护理学:护理专业与法律练习题基础护理学:病人环境练习题基础护理学:舒适与卧位练习题基础护理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练习题基础护理学:病人的清洁卫生练习题基础护理学: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练习题基础护理学:泠、热疗法的应用练习题基础护理学:饮食与营养练习题基础护理学:对胃肠道活动的评估和护理练习题基础护理学:给药练习题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和输血练习题基础护理学:临终护理练习题
篇6: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护理学基础)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体型可影响脉率,身体细高的人常较矮壮的人脉率快。( )
2、劲外静脉位于颈外侧皮下,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起特点是行径表浅,位置恒定,易于穿刺。( )
3、完全胃肠外营养是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例如肌肉注射,以输入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
4、动脉注射发常用于重度休克须经动脉输液及输血等以提高冠状动脉关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
5、心肺复苏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承认应使胸骨下陷2厘米。( )
6、人体的活动主要是杠杆作用,是由骨骼、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的,运动是,骨骼是运动的动力。( )
7、膀胱的功能是贮存尿液和排尿,当膀胱内尿量得到一定量时,才能将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
8、间歇正负压呼吸器,适用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人。( )
9、护理程序于1973年成为合法化。( )
10、化学消毒济中的环氧乙烷灭菌机制是对微生物蛋白质分子的烷基化作用,干扰酶的正常代谢。(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tat(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
a、药物的毒性反应
b、用量过大
c、tat异性蛋白有抗原性
d、注射过深过快
2、皮下组织的功能之一是( )
a、有冷、热、触、痛感觉
b、储备水分、电解质等
c、防止光线对皮肤的损伤
d、抵抗化学物质的渗透
3、心室舒张时,射血停止,血液仍在流动,其动力来自:( )
a、心脏收缩力的余波
b、外周阻力相对减少
c、惯性作用
d、主动脉的弹性回缩
4、低流量供氧每分钟1-6升吸氧的浓度约在:( )
a、15~20%
b、42~50%
c、42~50%
d、10~15%
5、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水平的动脉血氧张力是( )
a、>8.0千帕
b、>7.0千帕
c、>6.0千帕
d、>5.0千帕
6、妇女的基础代谢率比男子低( )
a、13~15%
b、18~20%
c、2~12%
d、21~22%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体温过高的概述】相关文章:
6.护士资格考试答案
7.护士资格考试试题
8.护理基础教学计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