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南海鳄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六、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算、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统计等知识。
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复习内容,向学生进行“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指导
本单元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掌握这一阶段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知识规律,对于全面复习和巩固知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了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在内容编排上,把小学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和数的运算;第二部分是代数初步知识;第三部分是应用题;第四部分是量与计量;第五部分是几何初步知识;第六部分是简单的统计。在复习各部分知识时,应让学生把以前不同年段学过的同类知识,通过疏理形成一定的条理,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如在数和数和运算中,应使学生明确已经学过的数有: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这里主要包括各种数和意义、性质、数的读法、写法、有关数的运算等知识。又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教材中主要根据解答应用题步骤和方法把应用题分为四个类型,即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为人便于学生撑,复习中还可以列出图表,更清楚地列出各类不同的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回顾知识,形成系统,又有利于理解掌握,同时为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在加强基础和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注重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在复习各部分知识时,应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应注重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与数的读、写之间,与数的四则计算之间的关系。数的意义是基础,数的读写及四则计算是数的意义的运用过程,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是对其意义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又如,用算术与用列方程解答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比例的反比例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各种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中掌握知识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提高复习效益。
复习前,应全面调查了解每个学生对各部分知识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的指导。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精心组织复习内容和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都得到发展。
(一)数与代数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复习数的意义。
(1)你学过哪些数?说一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等。
②联系课文情境图,说出各种数的具体含义。
如:1722是自然数。这里表示词典页码的数量:有1722个1页。
8844.43是小数。表示八千八百四十四又百分之四十三。
是分数。这里表示把全年天数平均分成5份,空气质量良好的占其中的3份。
40%、60%是百分数。这里分别表示羊毛和化纤成分占总成分的百分率。
-25℃是负数。它表示比0℃还低的气温度数。
(2)什么是整数?
①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
②师生共同概括说明。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
③做一做
( )是正数,( )是负数。
( )是自然数,( )是整数。
2、数的读、写
(1)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个位 十分位 …
计数单位 … ︵个
︶ 十分之一 …
①填一填,读一读。
②什么是数位?数位与位数相同吗?
③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④做一做。
27046=2×( )+7×( )+4×( )+6×( )
(2)读法和写法。
①读出下面各数。
106000000 0.006 25.08
a、读一读。
b、说一说读数的方法、要点。
②写出下面各数。
九十万三千 二十亿五千零十八 零点二零零八
a、写一写
b、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改写。
①把54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②把2494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过程要求:
a、学生改写。
b、说一说改写的方法、要点。
3、数的大小。
(1)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4、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填一填。
小数 分数 百分数
0.25
12.5%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联系十三第1~5题。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提问: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请和同学交流。
复习内容:数的认识(二)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②填一填。
③分数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分数单位变了)
(2)小数的基本性质。
①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 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00 2.5 4.3 000
③小数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小数计数单位变了)
(3)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如:0.3 = 0.30 = 0.300
(3)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比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如果把小数点向左移位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2.倍数与因数。
(1)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举例说明。
①4×5=20
20是5和4的倍数。 4和5都是20的因数。
②20的因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多少个?
20的因数有1,20,2,10,4,5。一共有6个。
③4的倍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几个?
4的倍数有4,8,12,……,有无数个。
④着重说明:
最小 最大 个数
因数 1 本身 有限
倍数 本身 / 无限
(2)2、3、5倍数的特征。
①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偶数。
②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如:10,25,45,60等。
④ 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如123,303等。
(3)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①什么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什么?
②什么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什么?
③1是什么数?(1是奇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公因数与公倍数
12的因数 20的因数 50以内6的倍数 50以内8的因数
12和20的公因数 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
(5)对于“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三第7~9题。
篇2:分数乘整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学习
内容
学习
目
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预
习
学
案 1、(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 + = + + =
2. + +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3、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1、小组合作完成
(1) + +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w ww.xkb 1.com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3)
(3) + + =9,那么 + + = ×3,所以 ×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 ×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小组合作学习例2
(1)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 是多少?(列式: ×3 = )
(3)结合以上两题,你能不能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学习例2
(1)独立计算 ×6
(2)根据计算结果,观察讨论:乘得的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A、B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检
测
反
馈 一、填空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120个
3、 ×4表示( )。
4、 平方米=( )平方分米 时=( )分 千米=( )米
二、计算
×5 ×6 ×5
×10 ×8 ×12
15个 的和是多少? 的9倍是多少?
课
外
拓
展 练习二第1、2、4题
教
学
反
思
审核人:
篇3: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67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
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
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5 5 0.48 1.25 10.3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0.24= =24%
1.4= = = =140%
0.123= = =12.3%
(3)请大家观察一个,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5)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27%= =27÷100=0.27
135%= =135÷100=1.35
(4)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6)完成第80页“做一做”的第(2)题。
3. 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教学例3
(1)出示例3: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没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80%。
(2)引导学生:百分数是分数的一部分,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请大家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试着把上面几个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 = 80%= =
(4)想一想:2.5%怎样化成分数?(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的,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成整数后,再约分。)
(5)完成P81“做一做”第1题。
5、教学例4
(1)学生通过小组自学讨论,找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小组汇报,并举例说明。(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完成P82“做一做”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2题。
2、练习十九第3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5、6、8题。
教学追记: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观察例题,再结合“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与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编排类似,因此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学、尝试、实践,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方法的探索、分析、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某种学生的出油率是36%。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新授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4)小结解题方法: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
(5)改变问题:问题如果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么解决呢?
学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第90页“做一做”的题目。
2、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3、4题。
教学追记:
求“相差率”的应用题,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发展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理解了这个道理,对于学生的解题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作用。同时,我紧扣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并理解两种不同解法的含义。
篇4:百分数纳税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吴兴区学校 (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 百分数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纳税 第 8 课时 / 共 9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重点:税额的计算。
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2.什么是税率?
二、新授
1.阅读P98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5(课本99页)
一家大型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生独立完成?
4.看课本98页内容。读一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三、练习
1.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三第4题。(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
2.依据第5题,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有关税率的常识:由于不同行业的经营效果有差别,又由于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某些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会减少这些行业的税率,因此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税率会有很大差别。如例5中说到饭店的营业税率是5%,而审稿费的个人所得税率就是3%。)
3.王经理的月工资是3900元,规定超出元的部分按5%缴纳个人所得税。王经理每月税后工资是多少?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纳税
应缴税款=应纳税金额×税率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学习、宣传税法知识。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篇5:百分数利息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吴兴区学校 (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 百分数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利息 第 9 课时 / 共 9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二、新课
1. 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小丽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小丽实际得到的1.8元是税后利息。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P99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方法:
按照书上的利率,如果李奶奶的1000元钱存整取两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交流。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3)两年后取款,李奶奶能得到93.6元利息吗?为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国家规定存款时,要按利息的5%缴纳利息税,你能再算一算实际能得多少利息吗?
(4)学生计算后回答,教师板书:
1000×4.68%×2=93.6(元) 1000×4.68%×2=93.6(元)
93.6-93.6×5%=88.92(元) 93.6×(1-5%)=88.92(元)
比较两种方法?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0元,到期时她可以实际取回多少元?
5.练习。
1、完成二十三的第6题,学生读题后,提问:贝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后由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100页做一做。
3、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
三、小结: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
设计 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000×4.68%×2=93.6(元) 1000×4.68%×2=93.6(元)
93.6-93.6×5%=88.92(元) 93.6×(1-5%)=88.92(元)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自学103页什么是成数?说说自己对成数的了解。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篇6:百分数折扣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吴兴区学校 (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 百分数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折扣
第 7 课时 / 共 9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导入新课。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二、在生活情境中,讲授新知。
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电脑显示)
①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②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③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
④橡皮,原价:1元,现价:?
(3)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
(5)讨论,找规律。
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B、学生汇报寻找的方法: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或查书,等等。
(6)归纳,得定义。
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怎样表示?( “几折”是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7)练习。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例4: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1)指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2)学生试做,讲评。
3、巩固练习:
(1)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A、打九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B、学生试做,讲评。
(2)判断:
① 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 )
② 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
(3)完成课本中P97“做一做”练习题。
四、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设计 折扣
“几折”是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练习二十三第1、2、3题。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篇7::《分数乘整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编制人:蔡 娜 时间: . 08 .20
课题:《分 数 乘 整 数》 NO.2-1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补充之后由老师进行点拨,最后巩固知识。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8---P9页
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 + + =( )× ( )表示( )个( )相加。
4)、 × 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
3、看图填空。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探究:新课标第一网
例1、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例2、 × 5
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3、6 × =
思考:你有什么技巧?
小结: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三、学以致用:
1、填空
1)、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 )和整数相乘的积作( ),( )不变。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 )意义相同,都是求的简便计算。
3)、 × 4表示( )或表示( )
4)、 4个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列式为( )。
2、计算
× 4 = 3 × = × 8 =
xkb1.com
3、列式计算
1)、6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 2)、 的5倍是多少?
4、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每分钟行 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师傅加工一个零件 小时,加工24个零件需多少个小时?
5、附加题
1)、计算
× 2 =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篇8: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一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2、让学生发现百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掌握互化的方法。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
1、发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规律。
2、掌握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
0.37 2.3 0.125
明确方法。
2、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2
明确方法
二、新授课程:
1、讲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2、探索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①让学生说 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
②出示课本第80页的例1。
先引导学生把3个小数分别化成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归纳总结方法: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小数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在下面添上百分号。
③练习:完成“做一做”第1小题民。
思考:把分数化成小数,像是怎样化的?
分组讨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又该怎样化呢?
(2)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27%= =27÷100=0.27
135%= =135÷100=1.35
(3)总结:怎样才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呢?
小总:百分数 小数
(4)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3、总结:自己归纳总结互化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九第1、2题。
第二课时: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82页的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互化。
2、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化成分数。
0.65 7.5
二、新授课:
1、教学百分数小数。
(1)出示例3题目
学生读题并提问题:问题是“几分之几”
学生同桌一组,尝试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学生汇报:20%= =
80%= =
(2)引导分析以上过程,总结讨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帮助小结:
百分数 分数
(3)提问:通过本题练习,对保护牙齿有什么感想?
(4)完成81页“做一做”的题。
2、教学分数化百分数。
(1)出示课本82页例4。
(引导认识科学资料内容)
(2)小组讨论,把 改成百分数。
①汇报 = =20%
=0.2=20%
明确两种方法:
把 改成百分数。
(3)把 化成百分数。
这里只能采用哪一种方法?
=1÷14≈0.071=7.1%
强调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如直接写成百分数时,则应用约等号“≈”写成 ≈7.1%。
(4)练习:完成82页“做一做”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九第3、4题。
篇9:百分数和复习(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吴兴区学校 (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整理和复习(一) 第 课时 / 共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重点: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下面表格。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小数 0.16
分数
百分数 24.5% 0.9%
2.只列式,不计算。
(1)40占50的几分之几? (2)50是40的百分之几?
(3)5比8少百分之几? (4)8比5多百分之几?
二、知识梳理
1.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百分数写法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甲数是200,乙数是150。
(1) 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2) 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3) 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4) 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三、深化练习: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其中合格率是95%,这里的95%表示什么?
2.一条水渠已修的比未修的长25%,这里的25%表示什么?未修的比已修的短百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分之几?
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板书
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P104第1、2、3题。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篇10:第五单元百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单元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单元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单元难点:
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 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
(引导学生说出: 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 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新授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练习
1、完成P78“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78“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79练习十九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四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从三个层次入手。第一层: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第二层: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第三层:教学百分数的读写。三个层次,思路清晰,教学层次明显。其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上,并及时与分数做了比较,教学结构较为严谨。
篇11:百分数和复习(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吴兴区学校 (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整理和复习(二) 第 课时 / 共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难点:利用百分数的意义灵活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 10万元的5%是多少? (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 (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105页第1题,课本105页第4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整理和复习(二)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篇12:百分数练习二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吴兴区学校 (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
单元(章)主题 百分数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练习二十 第 2 课时 / 共 9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巩固提高对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这些百分率含义的理解。
2.能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数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谈话揭题。
二、基本练习
1.口答:
(1)2是5的百分之几?5是2的百分之几?
(2) 用1000千克花生仁榨出花生油380千克,说出求花生仁出油率的公式,并算出花生仁的出油率。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2.判断: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
(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学生出勤率是98%。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3.应用题
①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天出席48人.求六年级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②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六年级一班同学一共做了400个题,结果有错误的题16个,求错误率.
4.完成88页第5,6,7,8,9题。
三、发展练习 ?
1、根据我班同学的情况,先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解答。
2.课本89页第10题。
合作讨论,可画线段图。
板书
设计 练习二十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作业本41页1-5题。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吴兴区学校青山学校 (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
单元(章)主题 百分数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第 3 课时 / 共 9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复习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1)某种菜籽的出油率是36%。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新授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3)小结解题方法: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
(5)改变问题:问题如果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么解决呢?
个人二度备课
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课后反思
学生列出算式:(14-12)÷14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第90页“做一做”的题目。
2.分析下列问题,指出所求问题是什么量与什么量比,把哪一个量看做单位“1”。
(1)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2)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商品,降价了百分之几?
(4)客车速度比货车慢百分之几?
(5)货车速度比客车快百分之几?
3.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客车每秒行的路程比货车多1.2米,那么,货车每秒行的路程比客车少1.2米。 ( )
(2)客车每秒行的路程比货车多10%,那么,货车每秒行的路程比客车少10%。 ( )
4.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解答时要注意什么? 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板书
设计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1. 练习二十二第3、4题。
2.作业本42页。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篇13:百分数练习二十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吴兴区学校 (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 百分数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练习二十二 第 6 课时 / 共 9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 使学生巩固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难点: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 标 第一 网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谈话揭题。
二、基本练习
1. (1)出示练习:
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
②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可以怎样解?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课本95页第5题。先说说“汇费”什么意思?再独立完成。
3. 课本95页第6题。独立完成。
4. 课本95页第7题。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解答。再全班交流。
5. 课本95页第8题。应先求什么?
6. 课本95页第9、10题。独立完成.再说说先求什么?
三、发展练习
1. 课本95页第11题。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解答。再全班交流。
2. 课本95页第12题。孵化率是一个范围,结果也应是一个范围。列式计算。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练习二十二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课本95页第13.14题。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ww w.xk b1. co m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3.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10.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