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kingking6688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一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2、让学生发现百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掌握互化的方法。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
1、发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规律。
2、掌握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
0.37 2.3 0.125
明确方法。
2、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2
明确方法
二、新授课程:
1、讲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2、探索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①让学生说 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
②出示课本第80页的例1。
先引导学生把3个小数分别化成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归纳总结方法: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小数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在下面添上百分号。
③练习:完成“做一做”第1小题民。
思考:把分数化成小数,像是怎样化的?
分组讨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又该怎样化呢?
(2)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27%= =27÷100=0.27
135%= =135÷100=1.35
(3)总结:怎样才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呢?
小总:百分数 小数
(4)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3、总结:自己归纳总结互化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九第1、2题。
第二课时: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82页的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互化。
2、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化成分数。
0.65 7.5
二、新授课:
1、教学百分数小数。
(1)出示例3题目
学生读题并提问题:问题是“几分之几”
学生同桌一组,尝试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学生汇报:20%= =
80%= =
(2)引导分析以上过程,总结讨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帮助小结:
百分数 分数
(3)提问:通过本题练习,对保护牙齿有什么感想?
(4)完成81页“做一做”的题。
2、教学分数化百分数。
(1)出示课本82页例4。
(引导认识科学资料内容)
(2)小组讨论,把 改成百分数。
①汇报 = =20%
=0.2=20%
明确两种方法:
把 改成百分数。
(3)把 化成百分数。
这里只能采用哪一种方法?
=1÷14≈0.071=7.1%
强调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如直接写成百分数时,则应用约等号“≈”写成 ≈7.1%。
(4)练习:完成82页“做一做”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九第3、4题。
篇2:第五单元百分数第二课时: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67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
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
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5 5 0.48 1.25 10.3
个别学生口答。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0.24= =24%
1.4= = = =140%
0.123= = =12.3%
(3)请大家观察一个,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5)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27%= =27÷100=0.27
135%= =135÷100=1.35
(4)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6)完成第80页“做一做”的第(2)题。
3. 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教学例3
(1)出示例3: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没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80%。
(2)引导学生:百分数是分数的一部分,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请大家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试着把上面几个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 = 80%= =
(4)想一想:2.5%怎样化成分数?(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的,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成整数后,再约分。)
(5)完成P81“做一做”第1题。
5、教学例4
(1)学生通过小组自学讨论,找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小组汇报,并举例说明。(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完成P82“做一做”第1、2题。
三、当堂测评
1、练习十九第1、2题。
2、练习十九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观察例题,再结合“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与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编排类似,因此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学、尝试、实践,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方法的探索、分析、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练习课
篇3: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第二课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主备人:薛雯
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通过对百分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区分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及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1.说出下面分数的意义。
⑴一块木头的质量是一块铁的质量的 。
⑵一块铁的质量是 千克。
2.老师: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正确读写百分数。
三、自学指导:
投影出示教材第77页的图。
1.概括百分数的定义。
2.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⑴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5%。
⑵初中生的近视率为17%。
3.为什么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4.(出示投影片)说说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5.观察发现百分数的读、写法。
明确:1.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⑴就是说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人数的 。
⑵就是说初中生中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初中生人数的 。
概括: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因为百分数只表示倍数关系,如出勤率、出油率等。(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老师具体说明)
4.(学生发言,老师归纳)
以前学过的表示倍数关系的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例如:2=200%,0.5=50%……
5.写法:先写分子,再写“%”。
读法:先读“%”(读作:百分之),再读分子。
老师强调:百分号的两个圆圈要写的小一些,避免与百分号前面的数字混淆;不读成“一百分之几”,而读成“百分之几”。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八的第1~4题及做一做习题。
五、作业安排:
练习十八的第1、2题。
第二课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8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2. 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重点难点:
1. 理解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2. 正确熟练地女性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学前回顾: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67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
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
二、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话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㈠:
1.观察例1,讨论怎样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出示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2.试归纳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明确:
1.引导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提问学生口述过程:
提醒学生:方框中的部分是表示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的过程。
2.(多提问几个学生说一说)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四、自学指导㈡:
1.观察例2,怎样将百分数化成小数?
出示例2。把27%、124%、0.4%化成小数。
2.试归纳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明确:
1.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向学生说明:方框中的部分是表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
2.(多提问学生回答)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四、练习巩固:
第80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九的第1、2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五、作业安排:
1.下列各题是否有错,并把错的改正过来。
4.6%=460 ( ) 78%=0.78 ( )
360%=3.6 ( ) 55%=55 ( )
8=80% ( ) 0.3=0.003% ( )
0.008=80% ( ) 2.5=2500% ( )
2.练习十九第1、2题。
篇4: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80页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九的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2、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步骤和方法。
3、学会总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规律。
4、通过计算,比较和找规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两者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归纳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和复习
1、引入:同学们,你们能直接并很快比较15、230、36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0.87 、 、87.6%这三个数呢?为什么上面的三个数能直接比较,下面的三个数不能直接比较,要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怎么办呢?化成同一类数,那我们就要懂得这三种数的互化,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相关的知识。
2、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0.4= 1.2=
0.75= 0.236=
3、先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再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4、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探究新知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和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两个知识来学习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如何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现在请根据所复习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探索:怎样将这些小数化成百分数。)
(2)小组探讨方法,写出转化过程。
(3)汇报转化过程,问:1.4=14/10=140/100=1.4%,为什么要把14/10化成140/100,14/10=140/100根据什么?
(4)根据这三道题的转化过程,谁能归纳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5)现在省略过程,0.24=24%,1.4=140%,0.123=12.3%,从左往右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小数化成百分数有更快捷的方法,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6)很快写出得数。
小数化百分数
0.97= 0.08= 0.005= 0.132=
2、教学例2
(1)猜想: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反过来,百分数化成小数又是怎样呢?你们猜一猜。
(2)初步验证猜想:请从右往左观察0.24=24%,1.4=140%,0.123=12.3%这三道题,符合我们的猜想吗?
(3)进一步验证猜想:请打开书80页,根据提示,完成例2。
(4)请个别学生说说怎样化。
(5)(看板书,遮住中间的过程)仔细观察:用我们刚才猜想的方法来转化,答案一致吗?通过观察,刚才我们的猜想是对的。
(6)很快写出结果。
百分数化小数
97%= 8%= 0.5%= 13.2%=
3、小结质疑: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探索了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你们还有疑问吗?
三、练习
1、做一做: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
2.1= 0.313= 18.5%= 1.07=
26.34%= 59.8%= 1.41= 0.69=
2、连一连:找出相等的两个数:
11% 0.55 27% 0.02 163%
1.63 2% 0.11 55% 0.027
3、判一判:如有错的,请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答案。
360%=3.6( ) 55%=55( )
8=80% ( ) 0.3=0.003%( )
0.008=80%( ) 2.5=2500%( )
4、闯一闯:从大到小排列下列各数:
0.87 87.6%
( )>( )>( )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5: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67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
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
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5 5 0.48 1.25 10.3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0.24= =24%
1.4= = = =140%
0.123= = =12.3%
(3)请大家观察一个,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5)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27%= =27÷100=0.27
135%= =135÷100=1.35
(4)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6)完成第80页“做一做”的第(2)题。
3. 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教学例3
(1)出示例3: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没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80%。
(2)引导学生:百分数是分数的一部分,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请大家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试着把上面几个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 = 80%= =
(4)想一想:2.5%怎样化成分数?(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的,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成整数后,再约分。)
(5)完成P81“做一做”第1题。
5、教学例4
(1)学生通过小组自学讨论,找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小组汇报,并举例说明。(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完成P82“做一做”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2题。
2、练习十九第3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5、6、8题。
教学追记: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观察例题,再结合“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与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编排类似,因此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学、尝试、实践,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方法的探索、分析、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某种学生的出油率是36%。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新授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4)小结解题方法: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
(5)改变问题:问题如果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么解决呢?
学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第90页“做一做”的题目。
2、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3、4题。
教学追记:
求“相差率”的应用题,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发展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理解了这个道理,对于学生的解题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作用。同时,我紧扣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并理解两种不同解法的含义。
篇6:第三课时: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课本第81、8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九的第3~8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学前回顾:
1.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25% 0.04% 500% 48.48%
2.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36 4.05 0.9 7
提问: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是什么?进入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掌握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学习讨论㈠:
出示观察例1:把 、 、 化成百分数。
提问:
1. 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2. 试归纳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明确:
(指名书写)
1.提示:可以先把它们化成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提问学生口述过程:(板书)
=0.75=75%
≈0.167=16.7%
=1.6=160%
(在讲解把 化成百分数时,应注意讲清取近似商的方法和约等号的使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除不尽时,商一般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商(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百分号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因为 ≈0.167,而0.167=16.7%,所以前面应用约等号,后面应当用等号。如果要求直接写成百分数,则应当用约等号“≈”,写成: ≈16.7%。)
2.(多提问几个学生)总结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四、学习讨论㈡:
出示观察例2:把17%、40%、12.5%化成分数。
提问:
1. 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2. 试归纳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明确:
1.(引导学生动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把出现的各种情况,板书在黑板。)
17%= 40%= 12.5%=
提示: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但还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分子是小数的,应当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整数,然后再化简。
2.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
1. 完成第81页的“做一做”。
2. 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8题。
六、作业安排
练习十九第5~8题。
篇7:第三课时: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81、8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九的第3~8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学前回顾:
1.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25% 0.04% 500% 48.48%
2.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36 4.05 0.9 7
提问: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是什么?进入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掌握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学习讨论㈠:
出示观察例1:把 、 、 化成百分数。
提问:
1. 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2. 试归纳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明确:
(指名书写)
1.提示:可以先把它们化成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提问学生口述过程:(板书)
=0.75=75%
≈0.167=16.7%
=1.6=160%
(在讲解把 化成百分数时,应注意讲清取近似商的方法和约等号的使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除不尽时,商一般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商(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百分号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因为 ≈0.167,而0.167=16.7%,所以前面应用约等号,后面应当用等号。如果要求直接写成百分数,则应当用约等号“≈”,写成: ≈16.7%。)
2.(多提问几个学生)总结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四、学习讨论㈡:
出示观察例2:把17%、40%、12.5%化成分数。
提问:
1. 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2. 试归纳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明确:
1.(引导学生动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把出现的各种情况,板书在黑板。)
17%= 40%= 12.5%=
提示: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但还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分子是小数的,应当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整数,然后再化简。
2.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
1. 完成第81页的“做一做”。
2. 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8题。
六、作业安排
练习十九第5~8题。
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课本第85、8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的第1~10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会解决简单的发芽率、成活率等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正确理解发芽率、成活率的意义。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1.出示复习题: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回顾分数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会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方法。
2.学会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问题。
三、自学指导:
出示例1的第(1)题。
说明: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思考:1.与复习题相比,什么没有变?问题有何变化?
2.如何求达标率?
明确:1.条件没有变,单位“1”没有变,只是把几分之几换成百分之几。
2.和分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一样。(老师引导)
即:求达标率要用达标的人数除以学生总人数,在吧结果化成百分数。
通常用下面的公式计算: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100
(学生演示计算)
120/160×100﹪=0.75×100%=75%
答: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75%。
(提醒:算式后面不要忘记乘100%,因为达标率是一个百分率。)
四、讨论发现:
出示例1的第(2)题。
1.读题,说说什么是发芽率?
2.如何求发芽率?
3.你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字吗?举例说明。
明确:
1.(多叫几名学生说明)归纳:发芽率就是求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
2.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板书演示:78/80×100%=0.975×100%=97.5%
46/50×100%=0.92×100%=92%
19/20×100%=0.95×100%=95﹪
3.小麦的出粉率、一批树木的成活率、学生的出勤率等等。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87~89页练习二十的第1~10题。
六、作业安排:
练习二十第1、2、3题。
篇8: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
教材第97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填空。
(1) 0.7 表示( )分之( ) , 0.09 表示( )分之( ) , 0.125 表示( )分之( )。
(2)0.3 表示( )分之( ), ,写作
老师小结: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 、100 、1000 …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提问:还记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分数的基本性质呢?)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1把一条3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 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 段呢?
( 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请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和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的同学,分别板演到黑板上。
①3 ÷ 10 =0.3( m ) ②3 ÷ 10 = ( m )
3 ÷ 5 = 0.6( m ) 3 ÷ 5 = ( m )
( 2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 m 和0.3m 有什么关系?(0.3= )
( 3 )提问:能不能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数?如果能,怎么写?
学生讨论,并试着完成教材第97 页的“试一试”。
0.07= 0.04= = 0.123=
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想的。
( 4 )小结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就在1 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注意约分的要约分。
( 5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7 页的“做一做”,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分别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七位,看看化成的小数有什么规律?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
教材第98 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出示例2 。把0.7, ,0.25, , , 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l )提问:这6 个数中,有分数、有小数,要比较这些数的大小,该怎么办?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二是把小数化成分数。
提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化成小数比较简便)
( 2 )让学生尝试把 化成小数。
老师提问:分母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该怎样化成小数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① 把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 = = =0.28
① 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
=7÷25=0.28
(1) 在让学生将 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看看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母45 不能转化成10 , 100 , 1000 ……作分母。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出现了除不尽。)
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化成小数时,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几位小数。这道题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11÷45≈0.24
( 4 )现在,你能把这6 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
( 5 )小结:分数化成小数时有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出,一般方法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特殊方法:① 分母是10 , 100 , 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② 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 6 )完成教材第98 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判断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只能用一般方法。然后独立完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
(二)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可以直接把小数转化成分母是10 、100、1000……的分数,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而分数化小数时,一般情况下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取近似值;如果分数的分母是10 、100 、1000 …… ,可以直接化成小数;如果分母是10 、100 、1000 的因数,可以转化成分母是10 、100 、1000 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因此,在做分数化成小数的题目时,要认真观察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使得计算又对、又快。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练习课
教材第99 、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1- 8 题及“你知道吗”。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分数和小数互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会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数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请你回忆一下,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分数怎样化成小数?
学生回忆并回答互化方法。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1 题。
学生观察图,结合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思考并独立完成。
完成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2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3 题。
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然后与下面的分数比较;也可以将分数化成小数,再与上面的小数比较。
4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4 题。
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审题,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
5 .提问:你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吗?请你自学教材第100 页的“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看教材质疑。
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 和5 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 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请你应用这个规律,判断一下教材第99页练习十九的第4 题中的各数,看看与我们刚才计算的情况相同吗?
6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5 题。
让学生在数轴上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在下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投影下集体订正。
7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6 题。
引导学生审题,弄清题意,完成第1 行的两个空,说一说思考方法。
40cm=(m) 低 高
40÷100=0.4=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表中其他各空。
8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7 题。引导学生先审题,再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 1 )统一成小数比较: ≈0.83 因为0.83 <0.9 ,所以 <0.9
( 2 )统一成分数比较:0.9 = = = ﹥ ,所以 ﹥
9 .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8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方法。,
( 1 )统一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 2 )统一成以分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提醒学生注意:速度相同,谁用的时间长,谁家离学校的路程就远
(四)思维训练
1 .判断下面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2 .把万分别化成小致,你发现把分母是
2 . , , , , , , , 分别化成小,你发现把分母是9的分数化成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通过复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并能应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篇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1.
第一课时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在把小数化成分数;掌握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它们化成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复习第八册学习过的有关小数、分数的转化。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 教学分数化成小数
A、直接出示例2,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应怎样转化?
B、小结转化方法P105
C、练习P105、2
2. 教学小数化成分数
A、自学例1,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B、反馈讲评
C、小结转化方法
D、P105、1
3. 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试一试,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4. P105、3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 自己说几个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把它化成小数
2. 自己说几个小数,请同桌同学转化成分数。
3. 一人说一个小数,另一人说一个分数,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4.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你还有什么要说告诉其他同学的?
篇10: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我们以前学过小数和分数,现在又学习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吗?
2.出示投影片。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45 1.2 0.367
提问:小数怎样化成分数?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提问:分数又怎样化成小数?
(3)把下列分数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3.引入。
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们常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数据。除了用百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小数和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二)学习新课
1.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回忆小数化分数的过程。
(2)小数要化成百分数,分母应是多少?怎样使它的分母变成100呢?
(3)出示例1。
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①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②小数化百分数分几步进行?
(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4怎样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根据什么?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④“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 1.05 0.055 3
⑤观察例1的各小数,化成百分数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添上了百分号。)
你所做的练习的各数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符合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⑥现在你能很快地把下列小数化成百分数吗?(口答)
2.5 0.785 0.16
(4)百分数又怎样化成小数呢?根据上面的推导过程,小组讨论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5)出示例2。
例2把27%,124%,0.4%化成小数。
①说一说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
②观察百分数化成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去掉了百分号。)
③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15% 80% 3.5%
(6)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归纳,谁能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怎样互化?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2.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分数可以化成小数,刚才我们又学习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吗?
(2)出示例3。
循环小数不能化成百分数怎么办?(取0.16的近似值。)
怎样取近似值呢?一般要求百分数的分子要保留一位小数,那么当把分数化小数时应保留几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第一步做什么?(分数化小数,取近似值时要用约等于号。)
第二步做什么?(小数化百分数,数值相等所以用等于号。)
(3)掌握了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百分数化分数又怎么做呢?依据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4)出示例4。
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数。
①说说你的想法。
(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成最简分数。)
把12.5%化成分数后,分子部分是小数应怎样处理?
(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去掉分子的小数点,然后再约分。)
②练习: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分数。
14% 2.5% 120%
(4)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应怎样互化?
打开课本看129页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把分数、小数,百分数三者之间任意转化吗?互相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四)巩固反馈
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化成小数。
3.把下列各数化成分数。
15% 125% 3.75% 0.6% 0.625 0.04
4.选择题。
(1)和2.5相等的数有
[ ]
A.25%
C.2.5%
D.250%
(2)0.75%等于
[ ]
A.0.75
C.0.0075
[ ]
A.9%
B.9.0%
C.9.1%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30页第1~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本节教案的设计也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
通过复习准备,学生先明确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分母是100的分数如何改写成百分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在例题的教学中,重在引导。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分数化百分数时除不尽的情况,采用了逐步提问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练习的设计中,针对学生易错的几种情况设计选择题,在选择的过程中纠错,以避免学生在互化过程中出现错误。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篇1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练习课
教材第99 、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1- 8 题及“你知道吗”。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分数和小数互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会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数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请你回忆一下,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分数怎样化成小数?
学生回忆并回答互化方法。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1 题。
学生观察图,结合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思考并独立完成。
完成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2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3 题。
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然后与下面的分数比较;也可以将分数化成小数,再与上面的小数比较。
4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4 题。
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审题,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
5 .提问:你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吗?请你自学教材第100 页的“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看教材质疑。
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 和5 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 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请你应用这个规律,判断一下教材第99页练习十九的第4 题中的各数,看看与我们刚才计算的情况相同吗?
6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5 题。
让学生在数轴上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在下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投影下集体订正。
7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6 题。
引导学生审题,弄清题意,完成第1 行的两个空,说一说思考方法。
40cm=(m) 低 高
40÷100=0.4=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表中其他各空。
8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7 题。引导学生先审题,再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 1 )统一成小数比较: ≈0.83 因为0.83 <0.9 ,所以 <0.9
( 2 )统一成分数比较:0.9 = = = ﹥ ,所以 ﹥
9 .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8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方法。,
( 1 )统一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 2 )统一成以分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提醒学生注意:速度相同,谁用的时间长,谁家离学校的路程就远
(四)思维训练
1 .判断下面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2 .把万分别化成小致,你发现把分母是
2 . , , , , , , , 分别化成小,你发现把分母是9的分数化成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通过复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并能应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整理和复习
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101 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 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试着归纳出来吗?
学生自己试着归纳,然后请学生汇报发言,集体补充。
老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板书如下
2 .应用知识练习。
( 1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1 题。
先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然后讨论:分数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 2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2 题。
让学生先将这7 个分数分类,再说一说分类的依据,每一类分别是什么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3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3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怎样分别比较分数的大小。
( 4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4 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再完成题目给出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
提问:互化时要注意什么?
(四)思维训练
1 . 分数 是真分数,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数,x 最大是几?
2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 ,如果分母加上17 ,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言,这个分数是( ) o
3 .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2 倍,而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后,正好等于 ,这个分数原来是( )。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篇12: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六、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算、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统计等知识。
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复习内容,向学生进行“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指导
本单元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掌握这一阶段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知识规律,对于全面复习和巩固知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了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在内容编排上,把小学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和数的运算;第二部分是代数初步知识;第三部分是应用题;第四部分是量与计量;第五部分是几何初步知识;第六部分是简单的统计。在复习各部分知识时,应让学生把以前不同年段学过的同类知识,通过疏理形成一定的条理,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如在数和数和运算中,应使学生明确已经学过的数有: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这里主要包括各种数和意义、性质、数的读法、写法、有关数的运算等知识。又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教材中主要根据解答应用题步骤和方法把应用题分为四个类型,即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为人便于学生撑,复习中还可以列出图表,更清楚地列出各类不同的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回顾知识,形成系统,又有利于理解掌握,同时为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在加强基础和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注重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在复习各部分知识时,应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应注重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与数的读、写之间,与数的四则计算之间的关系。数的意义是基础,数的读写及四则计算是数的意义的运用过程,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是对其意义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又如,用算术与用列方程解答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比例的反比例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各种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中掌握知识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提高复习效益。
复习前,应全面调查了解每个学生对各部分知识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的指导。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精心组织复习内容和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都得到发展。
(一)数与代数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复习数的意义。
(1)你学过哪些数?说一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等。
②联系课文情境图,说出各种数的具体含义。
如:1722是自然数。这里表示词典页码的数量:有1722个1页。
8844.43是小数。表示八千八百四十四又百分之四十三。
是分数。这里表示把全年天数平均分成5份,空气质量良好的占其中的3份。
40%、60%是百分数。这里分别表示羊毛和化纤成分占总成分的百分率。
-25℃是负数。它表示比0℃还低的气温度数。
(2)什么是整数?
①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
②师生共同概括说明。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
③做一做
( )是正数,( )是负数。
( )是自然数,( )是整数。
2、数的读、写
(1)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个位 十分位 …
计数单位 … ︵个
︶ 十分之一 …
①填一填,读一读。
②什么是数位?数位与位数相同吗?
③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④做一做。
27046=2×( )+7×( )+4×( )+6×( )
(2)读法和写法。
①读出下面各数。
106000000 0.006 25.08
a、读一读。
b、说一说读数的方法、要点。
②写出下面各数。
九十万三千 二十亿五千零十八 零点二零零八
a、写一写
b、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改写。
①把54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②把2494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过程要求:
a、学生改写。
b、说一说改写的方法、要点。
3、数的大小。
(1)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4、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填一填。
小数 分数 百分数
0.25
12.5%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联系十三第1~5题。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提问: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请和同学交流。
复习内容:数的认识(二)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②填一填。
③分数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分数单位变了)
(2)小数的基本性质。
①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 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00 2.5 4.3 000
③小数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小数计数单位变了)
(3)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如:0.3 = 0.30 = 0.300
(3)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比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如果把小数点向左移位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2.倍数与因数。
(1)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举例说明。
①4×5=20
20是5和4的倍数。 4和5都是20的因数。
②20的因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多少个?
20的因数有1,20,2,10,4,5。一共有6个。
③4的倍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几个?
4的倍数有4,8,12,……,有无数个。
④着重说明:
最小 最大 个数
因数 1 本身 有限
倍数 本身 / 无限
(2)2、3、5倍数的特征。
①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偶数。
②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如:10,25,45,60等。
④ 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如123,303等。
(3)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①什么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什么?
②什么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什么?
③1是什么数?(1是奇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公因数与公倍数
12的因数 20的因数 50以内6的倍数 50以内8的因数
12和20的公因数 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
(5)对于“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三第7~9题。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