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

2023-03-18 08:55: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威武大将军朱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

篇1: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期问题日趋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节水.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证明,只要创新体制机制,节水潜力会很大,效果也十分明显.同时,节水实践对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修改完善我国现行的.水法,制定专门的农业节水法,构建水权制度,完善水价,建立农业节水补偿制度,以适应节水实践的发展.

作 者:张谦元 梁海燕 Zhang Qianyuan Liang Haiyan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730070,兰州 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S27+TV213.4 关键词:西北地区   农业节水   立法完善  

篇2: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实践与探索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实践与探索

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农村普遍拥有的拖拉机作动力,配套结构简单的施水播种装置,在作物播种期和生育期进行局部灌溉,有效利用有限水资源,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与农作物需水不同步的.矛盾,在作物需水关键期缓解旱情,实现抗旱夺丰收、增效益的目的.

作 者:马景祥 陈勇 Ma Jingxiang Chen Yong  作者单位:马景祥,Ma Jingxiang(静海县农机推广站,天津静海,301600)

陈勇,Chen Yong(天津市农业机械推广总站,天津,300052)

刊 名:天津农林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ANJ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年,卷(期): “”(2) 分类号:S22:S274 关键词:机械化   节水   灌溉  

篇3:辽西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关于辽西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辽西北地区包括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铁岭5个地级市和沈阳市的康平、法库县,辖32个农业县(市、区),乡镇场787个,村委会7703个,农村居民301.4万户,拥有土地资源6.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2%.并依据其自然地理、行政区划、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可分为辽西走廊沿海平原区、辽西低山丘陵区和辽北平原低山区等3个地域单元.

作 者:刘福贵 崔秀臻 张道昱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厅,110001 刊 名:农业经济  PKU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ECONOMY 年,卷(期): “”(2) 分类号:F3 关键词: 

篇4:地理《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指出本区主要地形组成和主要地形区。

2.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了解该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3.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理解人们在干旱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

教学重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由位置联想景观导入新课

1.由区域名称描述大致位置。

2.联想该区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漫漫。

3.设问:是什么造就西北地区如此独特的自然景观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西北的自然环境来寻找一下答案。

新课讲授:

二.草原和荒漠

(一)地形与位置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图,找出主要山脉,指导学生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分析)。

2.归纳:该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长城-阿尔金山脉以北。本区深居内陆,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该区面积广大,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甘肃省大部和宁夏北部。

3.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西北地形图,指导学生认识该区所处阶梯及大致海拔,分析西北主要地形及主要地形区。

4.归纳:该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5.那么,西北的位置特点(远、高、阻、广)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气候特点与景观分布

1.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提问:西北地区降水的大致范围?

2.小结:西北气候特点——干旱。

3.完成P73——P74活动。

4.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变化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提问:那么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6.学生回答:深居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越往内陆走降水越少liuxue86.com

7.教师小结:对,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

8.转承:干旱的气候对该区的河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河流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景观图,让学生体会干旱的自然特征。

2.教师归纳:西北地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区最大的特点,这里河流少、短、多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3. 承转:那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西北地区的农牧业有什么影响呢?

三.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一)牧区

1.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贫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2.读图8.5,找出本区的主要牧区及代表性畜种。

3.读图8.5,找出贺兰山,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

4.小结:贺兰山以东,草原草场;以西:高山牧场。

5.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了解牧民生活居所的特点,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 设问承转: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下,是不是除了发展畜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

(二)灌溉农业区

1.教师讲述: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西北地区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那些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呢?

2.读图8.7,找出有水的平原的地区,思考:水源来自哪里?

3.教师归纳: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4.读图8.8和图8.9,认识西北的四个主要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农业发达,有“塞上江南”之称;,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

5.承转:什么季节冰雪融水最多,当地人民又是怎样利用的?

6.结合P76-77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7.讲述: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避免宝贵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种好方式。

8.承转:虽然水源有限,但西北也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读图8.10、图8.11,了解西北特有光热条件和农产品特点。

9. 小结: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1.读图8.4,将照片与拍摄地连线。

2.分析造成本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读图8.12,8.13,观察坎儿井的构造。

2.读图8.13,认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3.通过坎儿井,了解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篇5:地理《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

2. 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

3. 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4.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配以歌曲《大漠戈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的风光,扩大自己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教师讲授:通过景观的播放,我们可以简单看到西北地区的各种风光,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感觉到西北的广袤、大片的沙漠、还有哈密瓜和葡萄……(各抒己见)

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提问:确实西北地区这里有辽阔的草原,还有雄浑的大漠,那么这个区域到底在哪里呢?请大家对照《中国地形图》,结合已有知识,描画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下发图片页面。

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结合图描画并分析回答。说明西北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提问:从我们截取的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来看,认识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并结合图示来分析本区地形的分布。

1、西北地区的地形

学生:结合图示的分析,在图上圈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并自主探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分布特征。

师生小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北向南有三列山脉,并且中间还有两个盆地,根据分布特点,概括其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2、西北地区的气候

过渡:认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除了要分析这个地区的地形外,还要分析这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师:结合我们一开始看到的景观图,以及课件展示的乌鲁木齐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还有中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得出本区的气候比较干旱。为何这里干旱?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材料,以及课本知识内容,回答分析。

师生小结:通过观察,了解到西北地区是我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西北地区距离海洋遥远的特点,因此西北地区的降水会比较少,再加上西北地区周围还有很多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东部海洋上的湿润水汽,所以环境比较干旱。

提问:西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河流?以及介绍最大的内流河。

学生:读图分析,共同找出西北地区的河流并做好标记。

教师:西北地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干旱,有一个摄影师就拍下了这样一组照片。

师生互动:根据自己的理解,两人合作,排列A、B、C三幅图的顺序,学生继续完成ABC与甲乙丙的的关系分析。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的规律,以及解释西北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不同。(下发图片,并用直线连线)

小结: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西北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相比,东部距离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景观表现为草原;往西,距离海洋原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有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

(通过师生的互动,学生不仅知道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明显差异,而且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师:展示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和草原的地区分布图,带学生一起分析草原的性质。

三、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过渡: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缺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大面积生长的是牧草。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西北地区的农业

1、西北地区的畜牧业

提问: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分布在哪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74—75文字以及观察教材图8.5,找出图中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多媒体展示图8.5)

学生:阅读、观察找出两大牧区,并圈出有名的畜种。

教师讲述:(结合西北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西北地区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以东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上,降水量比较丰富,有多个大型的优质草场,草场草质较好;以西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降水量比较少,草原产草减少,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地带,为高山草场(板书)。不同的草场,畜种也不完全相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过渡:西北地区的人们以畜牧业为主,吃牛羊肉,但是也不可能只吃这些,所以本区在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也有粮食作物的分布。

2、西北地区的种植业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中,哪些地方水热条件较好?并且我们看到的本区的哈密瓜和葡萄特别甜,是什么原因呢?下发图8.8、图8.9、图8.10和图8.11,截取有用信息,记录为成果。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截取图片中有用的信息放置成果并保存。然后结合自己的展示进行实时分析。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讲述: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位于黄河附近,它们所用的水源来自于黄河水;河西走廊在祁连山附近、天山山麓在天山附近,所以它们所用的水源来自于冰雪融水。

提问:这些水源来之不易,所以当地的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尽量保护好这水源,所以就建造了坎儿井工程,请问坎儿井工程的暗渠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课后小结

师生总结:利用拉幕功能,对本课进行知识的梳理。

由于距海遥远、高山阻挡,所以形成了干旱的西北地区。本区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因地制宜布局农业。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相关文章:

1.农业生物节水研究进展

2.节水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3.试论我国立法听证制度之完善

4.矿工实践完善自我

5.我国贿赂罪的立法不足及完善论文

6.大学跆拳道教学实践不足与完善论文

7.XX区农业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

8.水与能源节水征文

9.“节水”与“护水”作文

10.WTO与档案立法研究优秀论文

下载word文档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与立法完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