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施工企业流转税会计处理浅议

施工企业流转税会计处理浅议

2023-09-01 08:10: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Eryshi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施工企业流转税会计处理浅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施工企业流转税会计处理浅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施工企业流转税会计处理浅议

篇1:施工企业流转税会计处理浅议

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关于计算应纳流转税方法欠妥,《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按当期客户签认的验工计价单确认营业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交纳的流转税。

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以确认收入为主要标志来计算应交纳的流转税,这样既符合税法规定,也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

流转税会计处理情况如下:

例题:某施工企业与北方一客户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10000万元固定造价合同,承建一栋综合大楼,工程于4月开工,预计6月完工。最初,预计工程总成本9500万元,底,由于钢材价格上涨等因素调整了预计总成本,预计工程总成本已达到10100万元。该施工企业于204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合同,工程优良,客户同意支付奖励款150万元。假定:营业税率为3%,城市维护建设税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

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 20 年

至目前为止已发生的成本 4000 8600 10050

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 5500 1500 0

已结算合同价款4500 4800 850

实际收到价款 4365 4656  1129

合同收入=10000×(4000÷9500)×100%=4200(万元)

1. 会计期末,施工企业按照合同完工百分比计算合同收入时,即根据合同收入来计算应交纳流转税。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38.6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26

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8.82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3.78

2. 实际交纳过程的两种情况

⑴客户结算合同价款时,施工企业开具发票,按客户结算合同价款计算交纳流转税,或客户代扣代交流转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35

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9.45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4.05

贷: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148.5

⑵客户在施工期内未进行阶段性结算合同价款时,施工企业按会计期末确认的合同收入交纳流转税。(或按收到客户预付款计算交纳流转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26

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8.82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3.78

贷: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138.6

年终,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三个子科目为借方余额,反映按完工百分比确认的收入与客户结算合同价款之间计算交纳流转税的差额,说明施工企业未完成阶段性工程量而客户已结算了合同价款。如为贷方余额,则说明纳税时间所致。

合同收入=10000×(8600÷10100)×100%-4200=4300(万元)

3. 会计期末,施工企业按照合同完工百分比计算合同收入时,即根据合同收入来计算应交纳流转税。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41.9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29

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9.03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3.87

篇2:软件企业现场施工外包费用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账款

这个分录对不对?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到这样的分录,怎么看着这么别扭呢?

企业是软件企业,销售硬件的时候需要现场施工,将施工部分外包给别的公司,以应付账款进主营业务成本。

[软件企业现场施工外包费用会计处理?]

篇3: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联合或获得对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控制权,将各单独的企业组成一个经济实体。企业合并通常采取股权联合和购买两种方式。

股权联合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联合控制他们全部或实际上是全部的净资产和经营活动,以便继续对合并后的实体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股权联合应以账面换出股本的金额加上现金或其他资产形成的额外出价,与账面换入股本的金额之间的差额来调整股东权益。与股权联合有关的支出,应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购买是指通过转让资产、承担债务或发行股票等方式,一个企业(购买企业)获得对另一个企业(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活动控制权。购买方式的企业合并与股权联合相比会计处理更加复杂,因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比较详细,具体是:

1、购买应按其成本核算,购买成本是指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交易发生日购买企业为取得对其他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而放弃的公允价值,加上可直接归入购买成本的费用。

2、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所购可辩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股权份额的部份,应确认为商誉。商誉应在使用年限内摊销,但其使用年限从其初始确认起不应超过,摊销方法应采用直线法,除非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其他方法更为合适。

3、购买企业在所购可辩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超过其购买成本的部分应确认为负商誉。在购买日能够可靠计量的负商誉,应按如下方式确认为收益:(1)未超过购入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负商誉金额,应在购入的可辩认应折旧或应摊销资产的剩余加权平均使用年限内确认为收益。(2)超过部分的负商誉金额应立即确认为收益。与在购买日能够可靠计量的可辩认预期未来损失和费用相关的负商誉,应在未来损失和费用确认时确认为收益,但是如这些可辩认未来损失和费用在预期期间不予确认,则负商誉应按上述两种方法处理。

篇4:企业免抵退税会计处理探讨

“免、抵、退”税设计精巧,原理挺简单,但加上进料加工、单证是否齐全、特准退税、年终清算就变得异常复杂,随之而来的账务处理更让很多企业摸不着头脑,全国各地税务机关的不同理解也让企业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本文根据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结合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要求,提出了“免、抵、退”税相关会计处理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开这团乱麻,使企业在有效规避税收风险的同时,用好用足国家税收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自实行全国统一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先后纳入国家“金关工程”及“金税工程”,目前是国家税务总局三大核心应用系统之一。软件为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开发,统一免费发布企业使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7.X版”软件是最新版本,适用于全国生产型出口企业办理年终清算及20退税申报,全国出口企业可通过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企业端技术支持网站——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免费下载使用,并由该系统的开发商大连龙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提供技术支持。本系列文章将根据全国各地同仁的反馈进行跟踪整理,并在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发表,全面详尽的解释请参阅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编著的《出口退税从入门到精通立体图书系列》之《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从入门到精通》。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等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计算出“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计算出“应退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计算出“免抵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实际结算时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可以在结算月份进行调整。

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

对于出口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不一致,产生差额的,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同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由于以上原因需进行帐务调整的,其会计处理为:

对本年度出口 销售收入的调整

对于前期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 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 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 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当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栏“免抵退出口货物 销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

销售额: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注意事项:

①出现上述情况进行帐务调整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为在出口明细表中录入一条调整记录。

②对于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调整过的 销售收入,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调整数据,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笔 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调整“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对本年度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

对于前期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根据申报系统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等在月末一次性入账,无须对调整数据进行单独的会计处理。

对上年度出口 销售收入的调整

对于上年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 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 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根据 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根据 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 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根据 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根据 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当上年度12月份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栏“免抵退出口货物 销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年度1月份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 销售额:

借:应收账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注意事项:

①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

②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③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

对上年度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

对于上年度出口货物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 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的调整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根据 销售收入乘以退税率的调整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注意事项:

①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

②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③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 销售额

冲减当期出口 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调整已结转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意事项:

①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冲减的 销售收入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 销售额确定。

②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③发生退关退运业务,在帐务上冲减出口 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 销售收入。

④对于退关退运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退关退运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退关退运货物 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 销售额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付账款

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 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 销售额乘原出口退税率计算补交免抵退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①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 销售额计算补税。

②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③据以计算补税的税率,应以货物出口时的出口退税率为准。

④与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不同,对于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不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冲减。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逾期没有收齐相关单证的,须视同内销征税。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本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冲减出口 销售收入,增加内销 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

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注意事项:

①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冲减出口 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 销售收入。

②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货物 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 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 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冲减进项税额转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 销售额乘以退税率冲减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注意事项:

①对于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不进行收入的调整,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也不进行调整。

②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时,不要将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应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③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应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

篇5:求助施工企业未拿到执照项目会计处理

大三没毕业,找了份装饰公司会计工作,公司原来资质不够接某些项目,后来和广州一家公司,签订合同作为广州公司的我们地区的分公司接项目。以前的公司抽走人来做。原公司存在。目前营业执照没有审批下来,我初来乍到领导也不怎么要求,财务要求能看懂就可以。但是同时也要做一份标准的帐,每年需要向总公司送报表,(总公司打算上市),现在我很迷茫啊,公司目前有项目在做,老总出钱给采购的买项目材料,之间也有业务招待费,办公室装修费等支出,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依照网上找到的做会计科目设置也有些不确定,实在没经验啊。求指教。之前没有会计采购的钱没画完就一直采购就OK.目前我址整理下采购的发票确定金额

[求助施工企业未拿到执照项目会计处理]

篇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年末,企业应认真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由纳税人自行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根据预缴税款情况,计算全年应缴、应退税额,并填写纳税申报表,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内向税务机关进行年度纳税申报,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经税务机关受理并审核后,办理结算税款手续。之后,税务机关根据选案标准、平时及审核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纳税检(稽)查。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以企业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收法规为依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具体规定如下:

(1)纳税人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亏损或处于减免税期,均应根据所得税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纳税人已按照规定预缴税款,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应在申报期限内提出书面延期申报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

(2)纳税人在纳税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的,依据税收法规的规定,合并、分立后其纳税人地位发生变化的,应在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之前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及时进行汇算清缴,并结清税款;其纳税人的地位不变的,纳税年度可以连续计算。

(3)纳税人己预缴的税款少于全年应缴税款的,应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外资企业为5个月)内结清应补缴的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办理退税,或者抵缴下一年度应缴纳的税款。

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一)采用“应付税款法”

1.计算出应缴或应补缴的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实际上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实际收到退回的多缴税款时,作与上述方向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

1.计算出应缴的所得税时,需减去(或加上)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

借:所得税

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或贷:递延税款)

2.实际上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施工企业流转税会计处理浅议】相关文章:

1.国营施工企业票据结算和发行债券会计处理的规定

2.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3.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4.施工企业管理制度

5.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6.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之我见

7.浅谈国有破产企业托管经营会计处理的论文

8.企业施工质量承诺书

9.施工企业部门岗位职责

10.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合同

下载word文档
《施工企业流转税会计处理浅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