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一卦·乾卦
“ythhx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易经》第一卦·乾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易经》第一卦·乾卦,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易经》第一卦·乾卦
《易经》第一卦·乾卦
乾(读音qián):卦名。象征天,含有“健”的`意思,“健”也称为乾卦的卦德。《周易集解》:“言天之体以健为用,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故圣人则之。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体,故名‘乾’,不名天也”。
卦辭:乾:元、亨、利、貞。
爻辭: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中国古籍全录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无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中国古籍全录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无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无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篇2:详解易经乾卦
详解易经乾卦
乾:元,亨,利,贞。
“乾”是日出的光气舒展的形态;也有发音近似的“健”的意思。在构成宇宙的阳阴二元中,阳具备创造的,活动的“健”的本质,纯粹由阳气构成的,最大的就是天。
“乾:元,亨,利,贞”是乾卦的“卦辞。”这一卦判断吉凶的断语。“乾”是卦名,亦即天的功能,天的法则。“元”有大与始的含义。“亨”是通,“利”是祥和,“贞”是正与固的意思。当初文王作“卦辞”愿意是说,天的功能,是万物创始的伟大根元,,通行无阻,祥和有益,无所不正,而且执着。执着最重要,动机必须纯正,必须持续。如果不能持续,最后结果,依然不会圆满。
乾卦,闸释宇宙创始万物,大自然的法则,制大、至刚至中、至正,具备创始、亨通,祥和,坚贞的伟大功能,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行为典范。因而,孔子不厌其烦,由名利角度,反复加以闸扬。
大自然的运行过程,由潜藏酝酿生机,萌芽生长,奋发茁壮,欣欣向荣,经过不断的考验,到达开花结果的极盛时期,然后又由盈而亏,返回原始,重新开始,循环不已,以至于无穷。
人类行为,应当效法大自然的运行规律,领悟由无而有,由盈而亏的法则性,如能把握时机,知道进退。当潜伏时期,应当觉悟,无以发生力量,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妄动。当显现时期,羽毛未丰,应当以诚信,接近群众,结合力量,始能获得立足之地。当成长时期,应当奋发,自强不息,充实力量;同时,更需戒慎恐惧,以避免危险和遭致毁损。当茁壮时期,应巩固群众基础,审慎把握最有利的时机。一举而获得成功。当抱负得以施展的极盛时期,应该一本初衷,选贤与能,造福群众,使其各安于位,各行其宜,始能安和乐利。盛极而衰,为大自然的常规。居安必须思危。物极必反,极端阳刚,必然产生反作用。唯有时刻警惕,冷静,客观,不冲动,顺其自然,谨慎因应变化,善用刚与柔的法则,,掌握进退存亡的关键,坚守纯正,始能确保祥和与安全,并特别强调,执着于纯正的重要性。
初九:潜龙,勿用。
“初”是由最下方开始,乾卦的第一爻;“九”是阳爻。
“龙”是我国古代最受崇拜的神秘动物,能够三栖,潜在深渊,行走陆上,也能在天空飞腾,具有变化莫测,隐现无常的性格。所以用来象征天道变化,阴阳消长,以及人事进退的变化无常;同时,也用以象征天的无穷潜能,与贤能有作为的伟大人物。
“潜”是潜藏。龙的活动属于阳性,这一爻,虽然是阳爻,但位置在最下方,亦即阳气刚在地下发生,远不能对外活动 时刻。故用“潜龙”象征,占断为“勿用”,“用”是功用、行动;“勿用”是指远不能发生功用或采取行动。有不可用,不能用,不必用的含义,也有潜在的前景,不可预测,难以限量的意思。当处于这种状态时,就应当像潜藏的龙,隐忍不可行动,以等待时机。
这一爻,说明在潜伏时期,应当隐忍待机,不可妄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乾卦的第二爻,在下卦的中央位置,因而“得中”,是有利的地位。
“二”是偶数,属于阴,在阴的位置出现阳爻,通常认为“不正”;但是在乾、坤二卦,并不发生正与不正的问题。另外,与“五”位的阳爻相对的,“二”位应当是阴爻,才能“相应;但在乾卦,虽然是阳爻,依然可以与”五“位”相应“。
“见“是即现,“初九”潜藏的龙,已经上升,出现在田野。由于阳爻刚健,又在“二”得中的位置,具备中庸的德行。“大人”是指圣明。位与德兼务的人物。像这种刚健又具备中庸德行的伟人,已由隐忍中出现,必有所为,给人们带来无比的生机与希望。能见到这样的伟人当然有利。所以,这一爻以“见龙在田”象征。以“利见大人”比拟人物。
不过,“二”与“五”的地位不同,在“二”的位置,远没得到权势,只不过是伟大圣明的德行,已经显现而已。“利见大人”也不一定本身就是大人,也可能是见到这样有地位或没有地位的伟人的含义。
这一爻,说明当伟大人物显现时,给天下带来生机与希望,有作为耳朵人,应当拥护与支持;同时本身也应当接近群众,结合有作为的同志。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即健健,努力不懈的意思。“惕”是警惕,“若”与然同。“厉”是严谨。“咎”是与群背离,必然造成错误,发生灾难的意思。“九”是阳爻,“三”是奇数的阳位,阳爻阳位,因而阳刚得正。但已离开“二”的中位,上升到下卦最高位置的“三”。过分刚正,反而有危险。有德行的君子,本性刚健正直,如果终日奋发努力不懈,夜晚依然戒慎恐怕,严谨惕励,虽然处于危险的地位,也不会发生过失与灾难。
这一“爻辞”完全是以人事说明卦象。当具备智慧与德行的君子,已经显现,受到注目,就处于危险的地位。这时,就必须时刻奋发,努力不懈,日夜警惕,不休不止地致力于德业的完成,谨慎小心,才能避免过失与灾难,如果骄傲自大,就会招致危险。
这一爻,说明在成长时期,羽毛未立,应当奋发努力,但必须谨慎,以防灾难。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或”是不定词,有感与似的含义。“跃”虽然远没有飞腾,但已经在活动。“渊”是上面空,下面无底的深水洞穴。当这一时刻,龙是否要飞腾,远没有下定决心。但已在深渊中,或跃动,或潜伏,进退有据,跃跃欲试,具有不可限量的潜在力量。
“缘”比“九二”的“田”位置低,但却是一跃而出,飞腾升空的起点;因而,地位在田以上。这一爻是阳爻,却在偶数“四”的阴位,刚刚离开下卦,升到卦上的'最下方,依然缺乏安定感。亦即正在准备中,进退行动的意向,远没有决定的时期。因而,以“或跃在渊”的龙,象征正在待机而动,进退只要把握最有利的时机,就不会发生过失与灾难。
这一爻,说明已经到了跃跃欲试的阶段,决定进退应当谨慎把握最有利的时机。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五”在上卦中居中位。又是阳爻在奇数的阳位得正,所以,是最理想的地位,“爻辞”也最吉祥。
龙得天时地利,飞腾在天,具有无限活动的空间。又如日正当中,居高临下,普照天地,潜力无穷。以人事比拟,则是刚健中正的伟大人物,已具有统治者的地位。古时皇帝被称为“九五至尊”,虽然不是源自这一“爻辞”,但却是依据易理。“九”是阳数最高位,“五”是阳数的最中位,含有“至尊中正”的意思。因而,这一爻,以飞龙在天,普降甘雨,象征伟大人物的恩泽,普及万民。
“利见大人”的占断,与“九二”相同,但由于“二”与“五”的地位不同,其作用也已经由内发展到外了。不过,依然不是仅指占筮的人,本身相当于“大人”也有伟大的人物应当选贤与能,造福万民。有作为的人,应当辅佐伟大人物,以展抱负的含义。
这一爻,说明已经到了大展宏图的权盛时期,应当选贤与能,贤能也应当支持拥护。
上九:亢龙有悔。
“上九”是乾的最高、最后,最末的一爻。已经达到极点,没有再高的位置,因而物极必反,位置虽高,反而不如“五”位。
“亢”是极与高又乾燥的意思。龙飞得过高,到达既高又乾燥的极点。既不能上升,又不能下降,进退两难,以致后悔。乾卦全部是阳爻,在“五”的位置,阳刚恰好平衡;但再上一层,达到阳刚的极限,就会由于能量过大,形成不胜负荷的状态;这时如果再有行动,反而事态严重,以致后悔。所以,用飞腾到及吸纳的龙,升降两难的现象来象征。处在这种状态,就必须居高思危,自我警惕,不可再过分追求满足。
这一爻,说明盛极而衰,是大自然的规律,应当警惕与节制。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在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与坤卦,附有额外的“用九”“用六”的断语。
“用九”是占筮出现乾卦,而且全爻都是“老阳”,亦即全爻都有变成阴爻的可能时,所用的断语。当然,其他各卦,也会出现全爻变化的情形,但都没有附有“用九”“用六”的断语,就得看本卦的“卦辞”来占断。
刚阳盈满,就会产生“亢龙有悔”,以乾卦来说,阳极阴生,全卦与各爻势在必变,没有不变的可能性;反而阳刚势极,必然变为阴柔,才会安定。因而,乾卦要由“初九”开始,彻底了解各爻的变化,善加连用,不要被变化拘束,才能“用九”而不被“九”所用。也就是必须超然于事物之外,客观的观察分析,掌握变化的法则,达切因应才会无往不利。
一群龙,仔细观察,不论多么刚健勇猛,却没有争强好胜,领先变化的现象。用人事比拟,刚强有力,但不逞强争先,居于领导的首位,才能平等共存,和衷共济。以这种处世态度,必然不会招来凶险,当然就是大吉大利了。
这一爻,说明运用法则而不可被法则拘束,唯有冷静、客观,不冲动,不逞强,不妄动。通权达变,才能掌握变化,善用法则。
篇3:易经白话版第一卦:《乾卦》
易经白话版第一卦:《乾卦》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陽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陽。“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陽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陽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篇4:易经讲座:解读乾卦
易经讲座:解读乾卦
《易经》里面的卦,当然从乾卦开始说起,那么,乾卦说了些什么?乾卦它会说话的,它到底说了些什么?
《易经》的六十四卦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六十四种情境,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如何应对。在这个系列节目中,曾仕强教授将以几个有代表性的卦象为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易经》。曾仕强教授讲的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卦的爻辞是: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些话都代表着什么意思?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学习乾卦,来调整自己的人生呢?
宇宙人生有很多密码,《易经》将其归纳成六十四个。那么第一个密码是什么?就是乾卦。把乾卦六爻逐一解开来看,乾卦这个密码给我们的就是六个字而已:潜,现,惕,跃,飞,亢。记住,《易经》的卦爻要从底下往上看。乾卦六爻都是龙,可是处境却不一样,所以又特别提醒我们:群龙无首。即使这六条龙是同样的龙,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表现,不可以只有一种方法。“无首”就是指不固定的方法。“群龙无首”这句话写在什么地方?写在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叫做“用九”。看过《易经》就应该知道,整本《易经》六十四卦中,除了乾卦有“用九”,坤卦有“用六”之外,其它卦都没有“用九”或“用六”。所以要讲乾卦,应该先把“用九”搞清楚。乾卦的“用九”是:“见群龙无首,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表现得群龙无首的时候,你就大吉大利了。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平常想到或者听到群龙无首的时候,都是指负面的,贬义的,表示一个团体没有人领导,乱七八糟。可见是几千年来,我们传来传去传错了
。因为群龙无首如果解释成一个团体没有好的领导,大家乱成一团,那就不可能是吉。群龙无首的意思是,就算你是龙,你很了不起,但是处在不同的阶段,你也要有不同的调整,不能因为自己是龙,就一路走到底,这样会死得很惨。用现代话来讲,“见群龙无首”,最好解释**生在不同的阶段,要做出不同的调整。所以我常常写一句话送人家: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人生做好阶段性的调整就是“见群龙无首”。所以有时候,我们把文字误解了,或者扭曲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乾卦把人生分成六个阶段,一个阶段差不多是20岁。当然,20岁只是个参考而已。有的阶段就几年,有的阶段可能好几十年,有的人可能到了第三阶段就不见了,这些情况都有。这六个阶段用六个字来代表,从底下算起:第一个阶段叫潜。就是潜藏起来,暂时不要表现。第二个阶段叫现。中国人通常不会马上表现出来,都是先藏一藏,然后才表现出来。第三个阶段叫惕,警惕的意思。如果你不表现,偶尔不警惕倒还无所谓;一旦表现了,再不警惕,那么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记住一句话,你只一表现,四面八方的打击就可能都来了,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打击。第四个阶段叫跃。你要想办法,找机会去跃登龙门。一生一世就登这个机会,看看跃不跃得过去。一登龙门,就身价百倍,否则就算了,准备离休好了。第五个阶段叫飞。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跃上去,飞龙在天,不得了,所以叫飞。第六个阶段叫亢,警惕意味很重。飞龙在天,很荣光,可是《易经》劝我们,当发展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大概要适可而止了,不能再过分了,再过分就是高亢,所以第六个阶段叫做亢,“亢龙有悔”。如果你的事业已经经营得很平稳,那就不要再盲目地强求做强做大,再下去可能会因为过度扩张而倒闭,最后一定是“亢龙有悔”。
你经营事业经营得很好,你就不要再盲目地求做强做大,你再一下去,因为过度扩张而倒闭,亢龙有悔。
乾卦第一爻的爻辞是:潜龙勿用。“潜”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人的能力还很有限,需要先潜藏。但是“勿用”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不要表现你的才能,还是说不要使用你的才能呢?
一个人潜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在那里说我不表现就是不表现了。第一阶段,潜龙勿用,那个勿字不是不的意思,说你在潜龙的时候,你就不要用,那是错的。勿用不是不用,你看“非礼勿视”那你要不要看?“非礼勿言”,那你要不要讲呢?“勿”跟“不”不一样,“勿”其实含有要的意思,勿用就是站在不用的立场来用。这样各位才知道,中国人有意见他都先说我没有意见,如果你说你没有意见人家就不问你,那就表示你讲人家也不听,那你讲干吗?你看长官问部属说,你有没有意见?部属多半说没有。有就说。你还说没有。说。你就说了。第三次还不说什么时候说?为什么中国人他一定要推、拖、拉?很多人太不了解推、拖、拉,推、拖、拉是推给最合理的人,而不是把时间推掉,而不是把责任推掉,那是错误的,责任是推不掉的,绝对推不掉的,你只会浪费时间。真正会推、拖、拉是推来推去,推给最合适的人,所以通常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们都会先听别人讲,听来听去,他的意见还是不如我,那我就讲了,这个时候再不讲像话吗?如果听来听去,他的意见比我好,我就想,幸亏我没有讲,我讲我就惨了。这多有利的事情,你干嘛要争先呢?我们现在都说要争先,其实是误解了老子的意思,老子是要争先的,道家是很积极的,他是站在不争先的立场来争先。你慢慢去体会,潜的意思就是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会乱要;站在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说话。以后当你讲话的时候,下边有人叽里咕噜,你就知道他不想听。既然他不想听,你还讲什么?那纯粹是浪费时间。你要第一个讲可以,但不要举手。你先看看别人,一圈看过去,有人看你,你就请他先讲,他一定说不要,而且会请你先讲。你再请其他人先讲,所有人都不肯,你再站起来讲,没有人会嫉妒你,因为你已经谦让了那么多人,这时候当然当仁不让。如果你连一个都不让,自己就站起来讲,那就表示你完全是目中无人,谁愿意听你讲什么呢?中国人会“推、拖、拉”,是有用意的,就是我对你有礼貌,我尊重你,你要先讲,我一定不跟你抢,但是你们都不肯讲,好抱歉,我先讲,这时候才叫当仁不让。所以,同样是第一个讲,会收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其实就这么一点点差别而已。我希望各位理解,潜就是要表现,否则潜就是什么也不要,那就不要讲,连潜都不要讲。《易经》讲“不”就是要,因为它是一阳一阴之谓“道”,要跟不要是连在一起的,它不会分开的。诸葛亮潜了二十七年才现,所以你看他一现,就是非常不得了的表现。如果诸葛亮只是穷耕南阳,在那里整天种菜,整天过那种不问世事的日子,刘备请他出来有什么用?我不认为是刘备自己去三顾茅庐的,那根本就是诸葛亮设的一个局,先叫人给他好印象,然后叫人在他面前吹嘘,弄得他不得不来,哪里是他自动来?可是我们都说是刘备自动去的,一个人要做到人家来找你,不要老推销自己。今天的人动不动就是你要推销你自己,那就是作贱,把自己当商品,你又不是商品。今天有很多事情根本就是做错了,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不懂《易经》,你只要懂《易经》,你就会调整过来。一个人好好地准备,还要看时机,时机不对,你看诸葛亮他老早准备好了,但是时机不对他不出来,时机对,不出来不行。为什么?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还不下山,诸葛亮一辈子就默默无闻,我们历史上就不知道有这个人,他就白活一生。老实讲诸葛亮下山的时候,他知道他这辈子是不会成功的,只是因为刘备这么诚恳,他最伟大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不是,我有成功的胜算我才下来,他没有,他绝对没有,因为他知道,人对了,时不对。时不对,你人对也没有用。
“潜龙勿用”,既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意思,也有蓄势待发的含义。其实无论是人的一生,还是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能冒冒失失地就表现出来。那么,当一个人开始表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乾卦的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潜”是做好充分准备,以蓄势待发。在此基础上一旦看准时机,就要充分地“现”。不现则已,一现,就“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什么叫做大人?大人跟圣人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最懂什么叫大人,什么叫圣人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叫大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大人啊”,下面一定是“救命啊”。喊救命,才跟大人连在一起。有谁听到有人说“圣人啊,救命啊”?圣人怎么会救命呢?圣人只会教训你,怎么会救你的命?会救你命的人叫做大人,会教训你的人叫做圣人。一个人,不管他的官职多小,他只要这到你,他就是大人。圣人是摆着好看的,虽然很有学问,但是救不了人。圣人的道德修养很好,很会讲道理,但是他救不了人。如果圣人能救人,那么普天下老早已经太平了,自古以来有多少圣人,可就是救不了世人。“利见大人”
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你要表现得像大人一样的风范,不是小里小气的。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就要让人感觉到你这个人胸怀很宽广,是要照顾所有的人,不是自私的。如果有这咱表现,大家就可以让你一路走上去,别人不会阻挡你。有的人一表现,就让别人感觉到他完全是为自己,完全是只顾眼前,想把别人压下去,那别人当然非干掉他不可。表现也是有阴有阳的,表现得受人家欢迎,就是利见大人;表现得引起人家嫉妒,引得人家非要整你,要报复你,要把你整下去,那就是小人。所以,引起人家嫉妒,自己也要检讨,不完全是别人的原因。你自己问心无愧,表现得有大人风范,能让人家都觉得你这个人有一套,那自然会“利见大人”。但是,前提是不会伤害到大家,如果你有一套,但是会伤害到别人,那么别人就会趁你现在不成气候,先干掉你。太多的年轻人,一进社会就受到很大的打击,于是从此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变得比谁都坏,这是非常可怜的。第二个,就是你要得到大人的赏识。“九二”的表现只要没有得到“九五”的赏识,是成不了气候的。上面那个重要的领导赏识你的作风,你能获得领导的栽培,你才能有所作为,因为每个领导喜欢的作风是不一样的。领导最起码有两种,一种是用眼睛的,他不太用耳朵,你跟他讲什么,他根本听不懂,你拿给他看,他看得很清楚;一种是用耳朵的,他不太用眼睛,你写了半天,他却觉得很烦,你讲给他听就好了。这就叫阴阳。所以当干部的人,首先要摸清楚自己的`领导喜欢哪一种。如果他是比较喜欢用耳朵的,那你就口头报告,如果他是比较喜欢用眼睛的,你报告没有用,他前面一听,后面就忘了,然后再问你,你再讲吗?肯定不能再讲了,干脆写给他,他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很不错。只有上面的“大人”才能救你的命。上面说打击得对,你一下就被打下去了,上面说你是冤枉的,你就被提上来了。“利见大人”,一方面是指自己,一方面是指上面。
乾卦告诉我们,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可以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但是当要表现的时候,就要非常谨慎警惕了,所以第三爻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说,只有谨慎警惕,才可以避免灾祸。曾仕强教授认为,人生所追求的,就应该是无咎,而不是什么大吉大利,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每三个阶段,你要高度的警惕,你看诸葛亮一下山,他就面临各种严格的考验,连关公都不服他连张飞都不服他。张飞心里想,我跟刘备是结拜兄弟,你算老几。刘备都没有一开始都重用他,刘备一开始只是把他当做一个顾问而已,是后来他表现得非常好,连关公张飞都服了以后,他才正式拜他为军师的。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你就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所以有些人觉得很奇怪,我明明做得这么好,怎么老受打击呢?其实一句话,那么多人打击你,就表示你做得好。如果连一个人都不打击你,就表示你根本在混日子。很多事情你要反过来想,不要想得太片面。乾卦的第三爻出现两个字叫“无咎”。我要提醒各位,《易经》所追求的就是无咎,不是大吉大利。当你得到某些好处的时候,你注定要失掉一些东西,没有说我只占到便宜,没有丢掉,不可能。你看做生意,生意一好,你就忙死了,你就没有时间看电影,生意不好,赚不着钱,那就有时间看电影,看你要取哪一个。你没有办法说什么好事我都要,那不可能。有一得必有一失。无咎不是没有过错,人怎么可能没有过错呢?无咎是就算有过错,也没有关系,才叫做无咎。人活着,只要眼睛没有闭起来,你就永远有过错,只是大小而已。无咎,就是你只要行得正,做得正,就算有点小过错,人家很容易谅解你,也不会有什么凶祸。我们大家都喜欢大吉大利,因为大吉大利跟凶险祸患是一体的,当人家把你捧得越高的时候,你就知道,掉下来是越惨的。人有没有必要爬那么高?你自己斟酌。顺理成章,该爬高就爬高,不必要我就适可而止,我到哪里都很快乐,你有这样的修养就对。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是要尽力。包括读书在内,你读一门功课,读到最后好像很吃力很辛苦,我就劝你不要学了,因为你不适合学这个东西。你看我们现在出了个姚明,很多妈妈就鼓励儿子,你长大要当姚明,你不是害死他了吗?姚明只有一个,第二个就没有了,因为他那个时机,他那个身高,正好踫上,你现在又养了一个比他还高的,试试看,他连计程车都塞不进去,干嘛吗?很多事情千万要记住,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一变,整个就变了。我们读《易经》最主要读一个“时”字。孔子他的特点就是他会随时做合理的调整,所以用九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见群龙无首,吉。”哪怕你是一条龙,哪怕你一切条件都很好,你也不能说我就是这样子,我一路走到底,那你会死得很惨,该潜就潜该跃就跃该停就停该看就看,你就很愉快了。那这句话我们后来把它变成什么话?能屈能伸。作为一个人,一定要能屈能伸,目前情况对我不利,我就委屈一点,不要吭气,对我有利的时候我就吭气,吭气的时候我要小心,人家要打击我了,我很多话就要小心谨慎,不敢说得太满,话说得太满后面一定完蛋。你看当你把话说得很满的时候,马上有人传给你的老板听,你的老板就说,是我给你机会的,你今天这样子,我下次不给你机会,你就完了。人一开始有成功的感觉,你就开始自满,一自满你讲话就会伤人,伤人的话很快会传出去,最后伤害自己。我想太多人吃这个亏了,只是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警惕警惕,**晚上都要警惕。警惕是再充实再准备,准备下次还要再跳。
乾卦接下来的三个爻辞: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意思是说,只要能够跃过龙门,就可以飞龙在天了,但是再往上走,就可能会有灾祸。那么飞龙在天之后,为什么会和灾祸相连?在这三个阶段当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乾分两部分,一部分下乾,一部分上乾。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叫做下乾。很多人走到下乾就没命了。你看,稍微有一点表现,然后大家打击你,你就紧张兮兮,这个也不敢做那个也不敢做,一直到退休。你要走到上乾,就必须要更充实更有毅力,我下一次要表现得更好,所以第四阶段就有一个字,叫做跳跃的跃,飞跃的跃,就看你跃不跃得上去,你跃得上去,飞龙在天,鲤鱼跳龙门,一跳过去,身份完全不同;跳不过去呢?如落深渊,掉下去了,掉得很惨。你看第四阶段,或跃在渊,无咎;第五爻,第五阶段,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你把这两个合起来,正好是天跟渊,我们叫做天渊之别。然后在一生当中,最神气最了不起的就是第五阶段,叫做九五之尊。这个利见大人,一个是自己要表现得有大人的风范,第二个是要跟底下的干部两个人要心连心,否则的话,旁边那个第四阶段的人,经常要拿你当目标,要看你的笑话,有一天要把你拉下去。九五看起来是飞龙在天,实际上他也很难做事情,九五一发号施令,所有人都听他的,他就要负全部责任了。人家不听你,你还可以说,都是你们不听话。人家统统听你,你自己扛起来。九五说了话,一看不对,改了,朝令夕改。九五说让我想想,犹豫不定。九五马上表现,刚愎自用。没有那么容易的,说我现在神气了,我现在当大领导了,我可怎么样,不是那回事。椅子还没有坐热,就不见了。到了飞龙在天的时候,你要衡量一下,我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公而不为私,因为你那时候地位很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叫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你稍微有一点点动静,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你骗不了谁。你也不用讲,你一动一静,人家都知道了。第二个,你底下要有好的得力的干部,他们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叫做巩固领导中心,你是靠底下的人巩固你的,老靠你一个人还得了,但是你要适可而止。乾卦第六爻,亢龙有悔。你太神气了,太霸道了,我用这样来解释,九五如果叫做老大的话,上九就叫大佬。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你最好适可而止,不要认为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决定,我说了算,你就糟糕了。亢龙有悔是很凄惨的。乾卦两部分,下乾,上乾,当中它是有条线的,有很多人一辈子只走了下乾,根本没有机会走上乾,人生最高的期望在九五,九五是什么?飞龙在天。你一辈子努力,一辈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有朝一日飞龙在天。但是我告诉你,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可以飞龙在天,百分之八十的人这一辈子是不可能飞龙在天的,那怎么办?没有关系,还有一个九二,你九五这辈子没有希望,还有一个九二,九二还是让你可以表现的,你怕什么?所以我是劝很多人,你不要把目标摆在九五,你太辛苦了。我现在是潜龙,我记住潜龙勿用就是要用,我要充实自己准备周全找到好时机然后好好表现一下,我就进入九二了。人要不要表现看时机,永远没有时机,那你表现有什么用?《易经》它的道理你要好好去参,你参透了以后你自然会用,随时随地你就知道《易经》的思维它是非常管用的,随时随地你都可以知道。乾卦告诉你,只要到不同的情况,你就要做合理的调整。孔子讲了一句话,君子不器——《论语
为政》作为一个君子,你不能把自己固定下来,我就是这个样子。你就是这样就是不行,你要随时改变,你有时候是这样,有时候是那样,你才有弹性,你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我们中国人赞美一个人就说,这个人不得了,有两把刷子。两把刷子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两把刷子还不能固定,这把刷衣服那把刷鞋子,还不能固定,因为君子不器,你不能固定下来,你一固定下来,你就没有弹性了。孔子他在历史上,所得到的地位是很特殊的,圣之时者,因为他懂得什么叫做时间,他最知道时间像水一样地流,永远不停息,而且一旦消失了以后,它没有办法回头。孔子告诉我们,一切一切,时最重要。诸葛亮下山,不得其时,最后是没有结果的。那个时是决定一切的,因为时势造英雄,形势不利的时候,你再了不起也是徒劳无功。有一句话叫与时俱进,就是你随时去调整你的步伐,随时改变你的身段,随时用不同的方法。
曾仕强教授曾经指出,《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奥秘的宝典,现在我们知道了乾卦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分析和提示,那么乾卦对于自然社会能够有什么作用?乾卦中的道理,是否可以运用于自然社会中的事物呢?
如果《易经》只是讲来讲去都讲人的,那《易经》有什么用?了不起把人做好而已。那《易经》它是解开宇宙人生的奥秘,这是它的功能,所以人、事、地、物统统要潜龙勿用。你看科学研究要不要潜龙勿用?一句话就讲完了,我是科学家,我做我的研究,我千万记住潜龙勿用,就是我这个东西我今天虽然已经完成了,我不能把它呈现出来,我要看看它对人类是有用的还是有害的,如果是有害的,我赶紧销毁它,我不要弄出来,别人要弄是别人的事,我不弄,我最起码控制了我自己,有害无害都弄出来了,就糟糕了。你看塑胶袋就好了,塑胶袋是一家公司里面一个工程师研发出来的,他研发出塑胶袋以后,他就跟公司讲你千万不要生产,千万不要生产,因为这个东西它消化不掉,你喂给鱼吃就把鱼弄死了,弄到哪里,它永远在那里化不开,你一定要等我把解药都研究出来,我可以生产塑胶袋,我可以想办法把它化解,然后才能生产。他是有良心的工程师,他的老板就跟他讲,你放心,我们不会生产的,然后就大量生产。唯利是图,他管你那么多,这就是商业化的结果,那个工程师上吊**了。各位,人拿捏分寸是高度困难的,《易经》告诉我们,不管你是科技也好,其他的东西也好,拿捏那个分寸很重要,潜龙勿用就是第一道开关。我们没有把这个密码讲完,因为时间不够用,不是我偷懒。我们下一次只好再讲坤卦说了些什么,因为这两卦是离不开的,不能分开,一分开就错了。坤卦也讲了一些密码,乾卦密码就这么多了,那你六十四卦的密码都解完了,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
篇5:易经《乾卦》注释与解读
易经《乾卦》注释与解读
易经《乾卦》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对此作出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解释,并且进一步把天象看作神的意志的体现,对天顶礼膜拜,这是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
原文
乾 乾为天
(乾下乾上)乾(1):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4)。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5)。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6),夕惕若厉,无咎(7)。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8)。
九五:飞龙(9)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10)。
用九(11)::见群龙无首(12),吉。
注释
(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
(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
(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 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陽性“——”,“六”代表陰性 “——”。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陰陽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
(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
(5)见 (xian):出现。龙:龙星。田:天田.大人:指王公贵族。
(6)君子:指有 才德的贵族。乾乾:勤勉努力。
(7)夕:夜晚。惕:敬惧。厉:危险。咎; 过失,灾难、
(8)或:有人,指贵族。跃在渊:跳进深潭。
(9)飞龙;龙 星。
(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有梅:不吉利的占筮。
(11)用九: 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 示这两卦是全陽、全陰。“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陽爻将尽变为全陰爻。
(12) 群龙:等于说卷龙。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
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祥的占卜。
初九: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
九二:龙星出现在天田星旁,对王公贵族有利。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夜里也要提防危险,但最终不会有灾难。
九四:有些大人君子跳进深潭自杀,并不是他们本身的过失。
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对王公贵族有利。
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是吉利的兆头。
读解
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对此作出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解释,并且进一步把天象看作神的意志的体现,对天顶礼膜拜,这是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那时没有天文望远镜,没 有相关的科学知识(在西方,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到 16、17世纪 才有较大发展),按古人的思维习惯,绝不可能把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认识、研究和探索的对象。在今天看来简单明了的自然现象,对古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神的意志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出来,便成为对人的行为举止的启示。大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事物,都可以按这种“天人感应”的思路来解释。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举止就有了依据。掌握着财富、权力、知识的王公贵族需要这样,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需要这样。
天文望远镜早把自然奥秘和神的实质看透了,但人在现实生活甲需要某种精神支撑,却是天文望远镜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再像古人那样信奉“天人感应”的教条,也不信上天只 对“大人”、“君子”显灵。然而,好人得好报,上天保姑善良的好人们,恐怕是许许多多善良的普通人宁可坚信的理想吧!从这 个意义上来理解“吉人自有天象”,不也很好吗?
篇6:易经乾卦到底可以象征什么?
易经乾卦到底可以象征什么?
一
很多人学习易经,学习国学,必须要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八卦类象,这应该是归纳法的总源头。
我们的祖先很有智慧,他们发明了八卦之后,就按照万物的特性,类应到八卦上去,这样看见某一物时可以想到某一卦,同样看到某一卦也可以想到某一物。
比如说,看见了天,想到了乾卦;同样看到了乾卦,也能想到了天。
某一天打猎获得一只马,做一个乾卦的符号(乾为马);在一天看到乾卦,就想到了马。
在那个没有文字的年代,这也许是个记忆的好办法。
二
但是,大家也看到了,这个乾卦,一会是马,一会是天,到底是什么?
这就是类象了。
所谓的类象,不能说他是什么,而是说他象什么。
比如乾卦,它是三个阳爻,含义有主动,健,阳气等。从阳气轻清而上这个角度看,这个纯阳之卦就可以“象”天;从健这个角度看,它像地上的马,因为马在动物里头是健的代表。
后天八卦
三
于是,有很多很多种类型可以归纳到乾卦的象里头。
比如:在一个家庭中,乾卦象征父亲。为什么呢?因为乾卦象天呀,一个家里的天不就是老父亲吗?
在人的身体上,是主宰部位,那就是脑袋了。
在单位,那就是领导。……
四
所以,说卦传写到: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这是古之圣人原始的联想思维。
由乾卦象征天,想到天是圆的,想到天为主宰,所以为君为父。由乾卦方位西北,想到寒,想到冰。
由乾之健,想到马……
说起来,就是一个归类,按照某一共同属性的'归类。就好像我们今天的生物学,对生物分成界门纲目科属种一样。
五
可是,在应用之时,八卦类象却又不同于生物学的归类方法。
生物学依靠的是所谓严密的科学,而八卦类象更多的是感性的东西。
比如说猪和狗的关系,生物学将它们基因对比,分析结果,八卦类象,只是“看”它们像与不像。
但正是感性的东西,越到深处才越能通神。
(这句话我不证明了,再说就是宗教与科学了)
于是说,八卦类象还有其他功用。那就是“预测”,或者占卜。
六
通过至诚之心的感应,我们得到了“数”,由数然后成了卦,这就是“起卦”。
然后根据这个卦象,用易学知识去解释它,这就是解卦。
解卦往往要用到八卦类象的知识。起卦如果得乾卦,问数多为9数;问颜色,多为大赤;问方向,多在西北;问人物,多为领导;问身体,多在首脑;问动物,多在马。
我想这不一定是100%的答案,而是利用归纳法的筛选。
《周易》也叫《易经》,至少从战国时代起,就被看作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后来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 经文分为“上经”、“下经”两部分。 一共有六十四卦。
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六十四卦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重叠济变而来。每个卦画都有六行,爻分阴阳,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文言》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系辞》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必读之篇。系辞是易传十篇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文字。它是我国古中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全面、系统的说明。
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文中看不到的思想。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说卦》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杂卦》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排成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与序卦研究的角度不同。《序卦传》讲述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实际上,“传”的作者主要是借解说经文来发挥自己的思想观点。
篇7:易经 六十四卦
易经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金钱课,相传为周文王所创,所以又称文王六十四卦,简称“金钱卜”或“金钱卦”,据说很准很准。
【乾】元,亨,利,贞。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上九:亢龙有悔。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 初九:潜龙,勿用。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二:象曰: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九三: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用六:利永贞。
▅▅ ▅▅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 六五:黄裳,元吉。
▅▅ ▅▅ 六肆:括囊。无咎,无誉。
▅▅ ▅▅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 ▅▅ 初六:履霜,坚冰至。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肆: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象曰:龙战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屯(zhūn)》: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 ▅▅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 ▅▅ 六肆: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 ▅▅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 ▅▅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蒙(méng)》: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 ▅▅ 六五:童蒙,吉。
▅▅ ▅▅ 六肆:困蒙,吝。
▅▅ ▅▅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 ▅▅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篇8:易经六十四卦
易经六十四卦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在阴阳的'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指导。
六十四卦方图、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词义辨析
六十四卦: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 各卦的含意可参见:周易上经三十卦一览及周易下经三十四卦一览。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 既济﹑未济。
六十四卦速记表
乾(天) 坤(地) 震(雷) 艮(山) 离(火) 坎(水) 兑(泽) 巽(风)
乾(天)1乾 11泰 34大壮 26大畜 14大有 5需 43夬 9小畜
坤(地)12否 2坤 16豫 23剥 35晋 8比 45萃 20观
震(雷)25无妄 24复 51震 27颐 21噬嗑 3屯 17随 42益
艮(山)33遁 15谦 62小过 52艮 56旅 39蹇 31咸 53渐
离(火)13同人 36明夷 55丰 22贲 30离 63既济 49革 37家人
坎(水)6讼 7师 40解 4蒙 64未济 29坎 47困 59涣
兑(泽)10履 19临 54归妹 41损 38睽 60节 58兑 61中孚
巽(风)44姤 46升 32恒 18蛊 50鼎 48井 28大过 57巽
六十四卦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篇9:《大学》与《易经·乾卦》的关系
《大学》与《易经·乾卦》的关系
孔子用“洁静精微”四字来评价《易经》:“洁净”二字让人不觉心向往之,“精微”二字便不免令人望而生畏。常谓《易经》为十三经之首,毋庸置疑,如此重要的一部经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对百姓日用以及文士的学术思想与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大序》中所揭示的——“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由此可见《易经》的经典地位早已在几千年前便成就并一直坚不可摧了。因此,对于“易为五经之原”的说法,本文想以《大学》对《易经·乾卦》的阐发关系为例进行讨论。
一、二者都讲求因果律
《易经·乾卦》卦爻辞摘取如下: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大学》原文部分摘取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以上两段文字我们可以明了的看出,无论是《易经·乾卦》中卦爻辞之间看似形散的罗列,还是《大学》中条理清晰,文意明了的字字句句,都统一在一种严谨而朴素的因果逻辑推演关系中。二者同是跨越千年时间的阻碍,却又如此新鲜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凭借的恰是这种以义理打动人心,以因果逻辑关系支撑起的整体存在。再看,从“格物”到“治国”,由小至大,条目之间反映的是因果关系,它们脉络清楚,剖析深刻,逻辑严密。一个境界到另一个境界的跨越,这里的沉潜之道恰与乾卦六爻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而言之,无论是《易经·乾卦》还是《大学》都在告诉我们人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的沉潜,不断的完善,需要正视因果变化转换的强大哲学观的存在,就如一个婴孩的成长,前一个成长阶段是后一个成长阶段的原因和条件,后一个成长阶段是前一个成长阶段的结果。
二、主要精神的相似性——所说皆为君子谋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经一章便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大学》以“明明德”为全篇主要精神,“明德”一词出自《周书·康诰》。成王平管叔、蔡叔之乱,封其弟康叔于卫,作《康诰》以示警策。意在阐发“皆自明也”的精神,激励自我彰明,从中感受到一种饱满而积极的生命力力透纸背,扑面而来。
可以说《大学》所要成就的就是一个阳刚开拓进取的君子人格,所说皆为君子谋。
而正如横渠先生张载所言“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易经》同样用它在卦爻辞、十翼处处可见的君子无攸、贞吉、凶、悔吝、悔亡、无咎的警戒之词向古往今来的读者指出了一条君子自我昭明自强不息的`可行之路。
具体落实在乾卦中:乾卦六爻皆阳,刚健中正,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大学》自我彰明的诉求是相似的。后者对于这种自我彰明表现得更加细节化了,不断在八条目中鞭策世人格物、致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把自我彰明的追求推向最高层面的实现即平天下。
由此我们可以说,《易经》以其高屋建瓴和绝对的思想超前性对《大学》的自明明德精神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使了后代学者如曾子在《大学》文本上进行了更细化更形象的阐述,并以此明志。
三、基本方法的一致性——修辞立其诚的乾乾之道
二者不仅在主要精神上是相似的,而且在实现自我彰明的自强不息的征程上所秉持的方法也是一致的。唯有自立立己,才能自利利他,唯有修辞立其诚的乾乾之道才是真正的自我彰明之道。
《大学》八条目中“格物”是成就其它条目的基础,可以说“格物”是实现三纲领的最基本途径,更是实现“明明德”的不二法门。格物者,探究事物原委是也,与《易经》中的“极深研几”是一样的道理,先明“内明”之学方能付之“外用”,但是“格物”之成就非建立在“诚”的思想基础上不可。
《易传·系辞》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研几也。”可以说《易》就是一门“极深研几”的学问。极深研几,寻本探源,这是一件极其考验人的事情,不仅要持之以恒,还要不断进德修业,有如《易经·乾卦·文言》中:“子曰: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也。”文言传也同样强调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的“极深研几”才是真正的君子立身成事之道,乃因修辞立其诚般的“极深研几”才能如此畅达地做到“知至至之,知终终之”。由上可知,《大学》三大纲领之首的“明明德”的实现方法与易经的自强不息之道是一样的,所谓“君子先慎乎德”,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也。
四、基本态度的共通性——谦忧立身之道
另外,二者都十分重视谦虚谨慎时刻怀有忧患意识的人生态度,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向世人提出了告诫,戒骄如《大学》:“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常怀忧患之心如“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者为天下戮矣”。
同样的,此思想也可以《易经》中从源溯流,戒骄谨谦如《易经·乾卦》之所谓上九,亢龙有悔,即是在警戒我们处事当戒之在骄躁。除此之外,我们更知道《易经》中唯一一个六爻皆吉的卦是“谦”卦。“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正说明自从古人在懂得观察懂得反思时即是十分强调谦虚谨慎,克骄克躁,推崇谦谦君子之道的,诚如“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程氏易传序》)。
简言之,从《易经》乾卦中可以看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但总体的方向都是要朝着自我彰明,自强不息的人生方向前进的,只是前进过程中有不同的阶段任务,并且任务与任务之间是承前启后的,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这是与《大学》中八条目对“明明德”的实现是一致的过程,他们都讲究一种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具有严密的因果逻辑关系,不能随便超越的,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故而对于人生路上的指引,二者都强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同时在这样的一个漫长过程中二者都启示我们应时刻秉持修辞立其诚的君子乾乾之道,谨记谦谦君子风范,并常怀万世忧。
篇10:《易经》六十四卦详解:乾为天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乾为天
【原文】乾①。元亨、利贞②。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注释】①乾,卦名。
《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
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
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
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
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
《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原文】《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④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⑧。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胚胎,它们统统属于上天。云在飘行,雨在降洒,繁殖万物,赋予形体。太阳运行,升上降下,出东没西,向南朝北,六方位置,依太阳的轨迹而得以确定。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有规律的运行。这种运行变化,形成季节气候,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天的功德超出万种物类,给万国带来普遍的康宁。
【注释】①彖(tuan团去声),《周易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古人以《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凡六篇和《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凡四篇,合称十翼。用十翼以释经,故又称《易传》。
②乾,天。元,始,犹言创始。
③资,凭借,依赖。
④统。统率。统天,犹言统属于天。
⑤品,品类。这里用如动词,有繁殖义。品物,繁殖万物。流,这里引申为赋予。流形,赋予形体。
⑥大明,高亨说:“《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甚是。终,谓日入;始,谓日出。”
⑦御,《集解》引苟爽曰:御者,行也。”上古神话,日乘着六条飞龙拉着的车子,以羲和为御,运行在天空。
⑧保,保持。合,调整。大和,大读为太。太和,指自然界的一种普遍调顺谐和的关系。利,施利。贞,中正。《彖》、《象》释贞多用此意,与经意有出入。
⑨庶,众。庶物,犹言万物。首出庶物,当指天的功德超出万种物类。咸,皆,周遍。
【原文】《象》曰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
【译文】《象辞》说:天道刚健,运行不已。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以天为法,自强不息。
【注释】①象,《易?乾》疏:“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后人用文字以释万物之所象,故曰象。”《象》,易传名,十翼之一。它主要是依据卦象、爻位对卦辞、爻辞进行解释,评价,推衍。其内容贯穿着儒家政治伦理思想。
②行,王引之说:“行,道也。天行谓天道也。”君子,指德才兼备的人。《象辞》释卦辞,通常将卦象所表示的.自然现象与人的品德行为勉强地联系起来加以阐发。
【原文】初九①:潜龙勿用②。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文】初九:潜藏的龙,无法施展。
《象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因为初九阳爻处在一卦的下位,所以压抑难伸。
【注释】①初九:爻题。易卦的爻题,以“九”标示阳爻,以“六”标示阴爻。又以初、二、三、四、五、上标示从下至上各爻的顺序。就各爻在全卦中的关系而言,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而二、五又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中位,初、四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下位,三、上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上位。《文言》还将二看作地位,五看作天位,三看作人位。阴爻、阳爻在这些位置上的分布构成了一定的爻位关系。爻位关系是分析各爻意义的一种重要依据(详见各爻分析)。
②潜龙勿用,比喻君子压抑予下层,不能有所作为。
【原文】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①。
《象》曰:见龙在田,德普施也。
【译文】九二: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象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喻指君子走出了压抑的低谷,正开始谋取能够广泛施予德泽的社会地位。
【《易经》第一卦·乾卦】相关文章:
6.易经名言
7.感悟《易经》
8.解读易经
10.易经读后感7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