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案例:百安居
“zw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成本控制案例:百安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成本控制案例:百安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成本控制案例:百安居
节俭从来就不是个大问题,但却需要大本领才能做得彻底、做得不留遗憾,特别是对于当今零售行业来说,利润微薄的同时还要快速扩张,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以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
百安居(B&Q),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30多年历史的大型国际装饰建材零售集团――英国翠丰集团,从进入中国内地,至今已开设了 23家分店。中国公司的营业额约为32亿人民币,利润达7000万人民币,如此财大气粗的公司却将节俭发展为一种生存哲学,在日常的运营中阐释着什么叫“细者为王”。
客户不会为你的奢侈买单
北京四季青桥百安居一楼卖场,偏僻的西南角摆了张小桌子,来访者在有些破旧的登记簿上签字后,通过狭窄的楼道,华北区的百安居总部就借居在此,与明亮宽敞的卖场相比,办公区显得寒碜。
华北区总经理办公室照样简陋,一张能容6人的会议桌,毫无档次可言的普通灰白色文件柜。没有老板桌,总经理文东坐的椅子(用“凳子”这个词也可以)和普通员工一样,连扶手都没有,就这几件物品,办公室已不宽裕。
总经理手中的签字笔只要1.5元,由行政部门按不高于公司的指导价去统一采购――这听上去有些令人惊叹。而他们选用廉价笔的理由是,既然都能写字,为什么要用贵的呢?
这就是百安居的节俭哲学:企业的所有支出,都是建立在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多价值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企业所有的投入都应该为客户服务,以提供以客户更多的让渡价值为本。
于是有没有老板桌不成为问题,选择廉价笔也理所当然!对于那些对客户没有直接价值的支持部门进行照明控制,以及对空调温度的控制同样如此。因为客户不会为你的奢侈买单!
正是这种节约的意识,百安居的营运费用占销售额的百分比远低于同行。以百安居北京金四季店为例,京城另一家营业面积同样为2万平方米的建材超市,销售额只有金四季的1/2,营运费用却比金四季店多出一倍。
价值分析的全球坐标
价值分析的要义就是从客户的角度评估企业的所有支出,百安居的数据库不会让客户多花一分冤枉钱,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通过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百安居随时注意收集各地数据,并据此形成各种费用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标准,它包括核心城市、二类城市;单层店、二层店等不同参考体系。而且在已有的控制体系中,当标准同实际实施情况比较时,任何有助于降低成本的差异都能够被用来作为及时更正的依据。
以百安居营运成本中的人事成本为例,他们对人事的成本控制,控制的是总量,特别是员工数量,而对员工的个人收入不加限制,简单的说,人力配置项目与人均利润息息相关。
2万多平方米的卖场,只有230多名员工,平均100平方米配置1名。顾客所看到的店员由三部分人组成,固定员工、供应商所派过来的促销员、配送和收银中的部分小时工,在衣着的颜色和标识上会有区别。
此外,临时工占员工总数的20%~30%,目前主要只在部分配送和收银工作中使用。人员配置的调整,主要从部门、全店、全国人力效率(每小时的销售额)的对比为主来考虑,其次再考虑商店的具体情况(如卖场形状、面积、现货比例等),
人员的配置主要包括与销售相关的部门以及支持部门。
在此后的运营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对人员配置进行调整,如对销售相关的部门员工配置,他们会设置以各部门为纵向坐标,“标准配置、实际配置、建议配置、销售达成、员工效率”等项为横向坐标的表格进行分析汇总(商店部门员工效率=部门销售实际/部门人时;前后台部门员工效率=商店销售实际/部门人时)。而对防损、物业、行政、团购等支持部门,主要采取定岗编制,调整原因则以事实描述为主。
精细化管理的立体行动
有了价值分析,有了全球数据库对比,有了标准,唯一难的就是如何确保实施。一个人节俭比较容易,而要让超过6,000名员工,在超过300,000平方米的营业区内将节俭发展成一种组织行为,则难上难。但百安居办到了!
没有数字衡量,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
对于一些直接的,显性的成本项目,“每一项费用都有年度预算和月度计划,财务预算是一项制度,每一笔支出都要有据可依,执行情况会与考核挂钩。”卫哲说。
“员工工资、电费、电工安全鞋、推车修理费,神秘顾客购物……”5月份的营运报表上记录着137类费用单项。其中,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84 项,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店租金、利息、开办费摊销)53项。尽管单店日销售额曾突破千万元,营运费用仍被细化到几乎不能再细化的地步,有的甚至单月费用不及100元。
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都会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会用红色特别标识,管理者会对报告中的红色部分相当留意,在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
预算只能对金额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明确的控制,但是如何实施,以及那些难以金额化的部分怎么降低成本呢?百安居的标准操作规范(SOP),将如何节俭用制度固化下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套成型的操作流程和控制手册在百安居被使用,该手册从电能、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商店易耗品八个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比如将用电的节俭规定到了以分钟为单位,如用电时间控制点从7:00到23:30,依据营业、配送、春夏秋冬季和当地的日照情况划分为18个时间段,相隔最长的7个小时,相隔最短的仅有两分钟。
“我们希望所有员工不要混淆‘抠门'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原则上,‘要花该花的钱,少花甚至不花不该花的钱',我们要讲究花钱的效益。”《营运控制手册》的前言部分如此写道。而且“降低损耗,人人有责”的口号随处可见。这种文化的灌输从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就已经开始,并且常常在每天晨会中不断灌输、强化。
当节俭成长为百安居的一种企业组织行为,甚至植入到员工的文化血脉中,计划在中国做到100亿―――“其实在看来100亿是‘不求上进'的目标”,自然很容易做到。
篇2:工程成本控制案例
最近,我和工程部A某对临街营业房地弹门及大玻璃窗制作安装工程进行了招标。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对地弹门主材(10厚钢化玻璃、地弹簧、拉手、玻璃门夹)进行了市场综合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地弹门五金价格差距很大,其中:地弹簧的价格范围在60-800元/个之间,拉手的价格范围在40-160元/套之间。为了确保各投标单位报价的可比性,在招标时我方根据产品的性能,指定了合理的配置和价位(采用GMT818系列地弹簧240元/个、金浪斯600拉手60元/套)。由于各施工单位报价的标准一致,竞争很激烈,最终中标价格比前期预测价格低很多,大玻窗为120元/平方米(前期已经招标的合同价为200元/平方米),地弹门为260元/平方米,确保了公司制定的中高档配置、中低价位目标的实现,节约成本约3万元。
施工招投标是决定实际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某项目公司把招投标工作确立为投资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在招标之前对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先进行实际市场价调查,政府发布的指导价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招标时各项监督机制进行了完善,让各投标单位明确我方对招标的有效监督,确保招标工作阳光透明,调动各投标单位参标的积极性。
篇3:工程成本控制案例
东方高尔夫南三区别墅土石方及挡土墙工程,由造价人员配合工程技术人员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山地别墅土石方数量大的特点,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了一套可指导现场施工的方案措施。
如规定土方外运运距包干价为15元/ms;石方爆破后35的石材用于砌筑挡土墙,既节约石方购买又避免石方外运。土方运距包干,与南二区别墅土方按实际运距15kni计价相比,节约单方造价11.2元/m3,节约总造价96万元。石方工程用爆破方式比用风稿凿打节约造价约16.5万元。
35的石材利用率节约外运及购买约20万元。南三区别墅此三项共节约造价约132.5万元。
篇4:工程成本控制案例
某典型案例分析支模时才发现坡道平台与结构墙发生碰撞,平台净高不足。假设没有BIM提前预警的情况下,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两种解决办法:
出设计变更,让设计院重新设计并计算梁,改变梁高;这个方式的成本计算很简单,把拆掉的工作量成本和重做的成本合并起来,加上工人的成本就可以,这个得出来的成本总计是45053.00元。
砸梁之后在该位置进行加固(凿除此部分的梁与部分板后增加上反梁);这种方式得出来的成本也可以计算,这种方式的成本总计是34920.62元。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施工之后发现喷淋管和结构剪力墙碰撞,施工之后发现楼层净高不够;同样的这种碰撞错误也可以统计出来成本,分别是800元和5000元不等。我们分别把碰撞问题分类,并且统计数量,最后得出来的虚拟成本数字是1882万元。这还没有考虑进度延误引起的间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由此可以看出,BIM的提前预警和协同共享的价值所在。
【成本控制案例:百安居】相关文章:
1.会议成本控制
2.成本控制论文
3.成本控制的标语
10.成本控制的开题报告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