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清明散文诗

清明散文诗

2023-07-08 08:18: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uolingq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清明散文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清明散文诗,欢迎阅读与借鉴!

清明散文诗

篇1:清明散文诗

清明散文诗

【重帘听雨】

燕过檐下,荷塘一池春暖

离愁湮浓,相思半亩不断

捧一束鹅黄色彩

祭奠那年小桥春残

夜色如墨红药魂断

桃红柳绿犹记得

当时话分别白发红颜换

谁家灯火,枯照三分愁倦

推杯换盏,泪洒曲终人散

听檐外滴雨落长街

晚来梦无休无歇

回首处华发苍颜

酒未醒愁绪难眠

谁举杯将过往云烟祭奠

重帘过江湖路远

【清明】

打马古道去斜阳空念远

白布攥白幡残红落暮还

手捻桃花枝书半卷

诵与离人听泪数点

又是清明时候雨未眠

愁未眠

朱门常记伊来时候

人面桃花红似梦

而今黄土一抔残酒数盏

貌潘安转眼朱颜换

泪未停银发偷相转

又是清明时候雨未眠

愁未眠

篇2:清明的散文诗

在儿时的记忆里,清明,总是和雨水联系在一起。尽管春风, 把我们的心情染绿,但思绪却被这绵绵的细雨,裹挟着无尽的忧伤与哀思,背负着太重的伤痛与悲戚。所以,“清明时节雨纷纷”,并不只是唐诗宋词里一幅幅充满忧郁的意境,也不仅仅是儿时懵懂的经历。这一天,连空气和呼吸都是水淋淋的,四周围弥漫着,无以名状的潮湿气息。情感随着那些已经远去了的身影,变得如此沉重;灵魂在空寂的旷野里,对着一座座坟茔、墓碑暗自悲泣。思绪在无尽的忧伤中游弋,怀念在绵绵的雨水中流泪------斩不断、挥不去、辨不明、也分不清,终究是什么力量,在这一天里,控制着我们无法排解的情绪?

今年的清明,也许不会再有雨。唐代的诗人们,已经将清明的雨水尽悉描绘;宋朝的词客们,已经把清明时节的泪水写尽;如今留给我们的,只能够是一个无雨、无水、也无泪的清明。

纵目望去,满眼都是阳光明媚;环顾四周,两耳都是莺歌燕啼。 彩蝶儿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冷暖先知的鸭群们,在碧波上成双成对。

昨日之日已去不可留,今日之日尚在不可弃;至爱亲人已故难再聚,明日未来尚需努力去进取!

面对眼前的桃红柳绿,何不换一种方式对先人告慰? 面对一个个已经远去了的熟悉身影,何必非要用沉痛去祭奠他们的魂灵?

让笑脸在春风中绽放吧,让心情在蓝天白云下放飞;让愿望能够得以充分的憧憬,让未来变得更加动人、美丽!

把对故人的缅怀与思念,用于对他们后人良好的抚育;把对前人的追忆,变换成对眼下光阴的珍惜。

为了完成前人未竟的事业,把前人的丰功伟绩,作为我们继往开来的动力;为明天投入更多的期冀,让生命的色彩永不减退,让岁月永远绽放出夺目的光辉。为活在世间的人造福,为后代子孙开创美好的天地。倘若,用这种方式祭奠亲人们的在天之灵,岂不比徒自忧伤更有意义?

篇3:清明的散文诗

深秋咋冷枫叶残,残落了一地杂念。

我始终像那一潭湖水,借着那微薄的冷暖已不知的风漂泊着,

既泛不起一丝丝涟漪,也流不出这密不透风的世界。

就这样荡漾着,流淌着,不知何去何从,亦不知何时蒸发散净。

我已经被这惯性深深的束缚了,看见了青山,也忘记了留恋,望见了瀑布,也淡忘了惊叹。

其实,我并不是那么的麻木,我也有过大多数人都曾抱有的雄心壮志,只是,如今被磨砺的只剩下仅存的信仰。

走在校园中这不南不北的小径上,下午二点的阳光比往常更刺眼,却不暖。

我望着树枝上那片飘飘欲坠的黄叶,比以前更美丽,是成熟的美,亦是生命即将结束之前最后的炫耀。

突然,一阵微风过,有些凉,只见那枯萎的生命放弃了最后的挣扎,舞荡在空中,慢慢的落下,

零落成泥碾作尘,或许它只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延续生命的灵魂吧。

它只是需要一段时间,一段可以避开所有喧嚣,所有嘈杂,静静沉思,静静养心的时光,

而后,再以那颤动着生命的绿色枝叶,焕然一新的面貌,重新与这个世界重逢。

树叶如此,人亦如此。而树叶隐藏的那段冬日时光,对于我而言,或许就是这四年大学的光阴吧,

这么长的时光,或许是这么短的岁月,其实,也够我去沉思的,也够我来蓄势的。

大学这个缓冲期,调整自己,厚积薄发,我真的很渴望与这个世界真正的对视,

我想看的更清楚,看见她的轮廓(是圆的是方的抑或是无形的),

看清她的黑白界线(或许这个界线根本就不存在),看到她的真善美(这是我一直怀疑到底存不存在的东西,我也希望我的怀疑是多余的)。

不过,看到了这些,看清了这些,又能怎样,我一直在沉思,这些有没有意义,可是我连意义这个词都没有能力解释,或许解释这个词也是毫无意义的,又或许,我终究是个孩子,且是无知的?

篇4:散文诗:清明的雨

散文诗:清明的雨

春天的河,每拐个弯,都留下一片新绿,

清明的雨,每走一步,都留下一段春光。

清明,是中国人心中永存的概念,它很实,很厚,也很沉……

清明的雨,唤起了原野勃发的生命,它有情,有意,有担当……

它濛濛,如水的心思,轻柔拂面。抬头,画一抹抹嫩绿映入眼帘,让那万千柳条情不自尽钻入怀中。

它淡淡,雾般的想像,缓慢掠过。放眼,描一片片鹅黄欢喜招摇,让那一田的'油菜花,慌不择路地闯进心窝。

四月的清明雨啊,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过来,没有沉默,没有喧嚣,一年的憧憬,好日子的祈盼,被纷纷扬扬,丝丝缕缕,朦朦胧胧地挂在了人们的眼中。

清明雨,好似一首抒情诗,平平仄仄,有哭有笑,还有桃花,还有醉……

清明雨啊,它把所有的泪包揽,带上心的热度,撒向人间都是情。

滋润细无声,流淌影无踪,柔美成一幅画,诵颂成一首诗。

画里的油菜黄,醉了蜂蝶,明灿灿的意境,遥指春暖花开。

诗里的桃花红,美了行云,明艳艳的心思,尽诉情真似海。

我张开双手,想托住这清凉的清明雨,才知它份量的轻重,才知它雨滴的大小。

它对弱小是如此地温柔,它对恩情是如此地厚重,它大得能罩住所有的苍生,它小得能照顾到每一颗细小的种子。它用雨水把阳光渗入骨髓,它用泪滴催开繁花朵朵。

清明雨啊,在空中飘起无数魂魄,为它们寻找来世投生的沃土。它也映照着我们的心境,为亲人们捎去问候与安详。

在风中,清明雨蕴含着生的波澜,它透明出灵魂的悸动,展现出鲜活的烂漫,清明雨弹奏起生命的音律,和着美妙的声音,大地上的树高了一寸,水里的鱼儿长了一厘,我们的生活又新了一春。

丝丝雨从空中划过,它把中国发展的甘露落下,让英灵们能放心地安卧,人们的激情不再混沌,也许那恼人的雾霾,也会被清亮的清明雨彻底洗刷。

我迎着深情的清明雨,揣着亮晶晶的希望,继续着前辈们未走完的路,去感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人生,在清明雨的浸润中,保留一颗纤尘不染的心。

篇5:清明节后的散文诗

清明节后的散文诗

(1)

像是欣赏一幅画——

三月里雨声,慢腾腾,融入清明时节。

——走进媾和的天空,骨头悬浮,贫瘠无力。

在凤凰台,每一片叶子,浓郁着灵性的'血脉。

潮湿额头,布满闪耀佛光——

亦或是孤独的鹰之恋——触碰五塔寺,京城怅怅,寂寞中,渴望逆风飞翔。

生命花朵,缠绕在朗朗峡谷,荒岛。

我只有哭啼。

站在死亡边缘,一步走过去,繁花似锦。

(2)

另一半寒气蔓延着。

轻盈袅娜,看不清云朵的忧郁琐事。

前世今生路口,成为祭祀礼品的终点站。

期待超度,漂流的遗嘱,踪迹凌乱。

许多人,茫茫不知去向。

嫩绿田园,晴烟冉冉。

环顾四周,误以为轻絮游荡,泪墨惨淡,尘土浮华。

纯粹的草色,依附在天涯慧根之上,无叶。枯藤。

是谁的魂魄,凝聚成一把锋刃,划破清旷的心事,让重生之门,轰然倒塌——

(3)

清明节前后,魔幻风铃张牙舞爪。

镇魂的咒语,幽幽绽放。

许多陌生人在子夜和我擦肩,匆匆而过。

灯火昏黄。

看不清是男是女,但我感觉他们脸颊上,都携带者一丝丝清凉……

篇6:乙未清明赋的散文诗

关于乙未清明赋的散文诗

乙未清明兮,扫墓依然如故。慎终追远兮,焚香上坟填土。归本朔源兮,敬慕先贤效古。仪式庄严兮,祭奠人文始祖。心到神知兮,稽颡膜拜肃穆。告慰轩辕兮,在天之灵怡舒。文明肇始兮,圣德合于太朴。与道一体兮,万物协和共处。伶伦制琴兮,妙音阴阳互补。合奏宫商兮,天籁移风易俗。仓颉造字兮,苍穹垂象雨粟。嫘祖教民兮,养蚕缫丝织布。岐伯问答兮,精神内守虚无。访道广成兮,阴阳赫赫肃肃。九转金丹兮,道成举宅超俗。遗迹桥山兮,历代仰止今古。

寒食禁火兮,祭奠子推忠主。重耳罹难兮,追随忠心无悔。绝粮断炊兮,割股为肉果腹。归国继位兮,分封功臣肱股。怀念子推兮,携母绵山不出。火焚山林兮,舍身清明谏主。禁烟三日兮,此乃寒食始初。

阳春三月兮,草木葳蕤扶疏。柳絮如雪兮,花间蜂飞蝶舞。春雨绵绵兮,甘霖普润万物。溪水潺湲兮,音声悦耳商宫。桃李争妍兮,拂面不寒清风。童蒙散学兮,郊外嬉戏踏青。放飞纸鸢兮,逍遥翱翔苍穹。紫燕衔泥兮,喜鹊呢喃呼朋。大化造物兮,天地之德曰生。乾道变化兮,万类各正性命。既明且清兮,清清阳气上升。自强不息兮,君子厚德无穷。太平盛世兮,自然君贤臣忠。鸢飞鱼跃兮,龙翔凤翥清明。

歌曰:清明既至,万物萌生。草木葳蕤,天朗气清。春光旖旎,拂面微风。杏花春雨。稼穑春耕。碧空如洗,生机无穷。祭祖怀古,追远慎终。文化绵延,历代宗风。盛世欣逢,既清且明。

此赋作于二零一五年四月三日晚。田智良撰于菩提精舍。

篇7:散文诗

散文诗三篇

西北的春天就这么任性:冷着冷着,突然之间,好像接到了一个紧急命令,一树一树的柳叶眨眼间就展示给你:春天到了。一串一串的榆荚忙不迭地用透亮的绿色率先取代了灰黑的颜色。似乎就在转瞬之间,田野上、山坡下、公园里、街道边,红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粉色的,各种各样的树,形形色色的花,在阳光下、阴雨中、薄雾里,一树一树地向人们宣示:春天是我们的。

看上去刚刚有了些绿色的原野上、万紫千红或者缕缕丝绦的树木下、古老的似乎忘掉了岁月的河滩边、甚至是稍微有些裂缝的水泥路间,就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小小的`、弱弱的,有些羞涩,可倔强地冲了出来,好像在用自己的倔强告诉世界:春天也是我们的。

古老河道上已经半枯的柳树,似乎也忍受不了这浓酽的春意,顽强地伸展出新的枝叶,绿着自己,也感染着别人。微风中,飘动的枝条仿佛在说:尽管属于我们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春天毕竟也还是春天。

沙枣树

单位后院有五棵沙枣树,暮春的阳光暴晒时,香味很浓郁。

喜欢站在树下,呼吸沙枣花独特的香味。

童年时的老家有一片沙枣林。

村小的教室就在沙枣林边上一栋被主人遗弃的破院子里。

枯燥到逃课,逃课又无处可去时,会爬上其中一棵比较大的沙枣树,躲在浓密的树叶里,看着星星点点的天空,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那棵树也是那漫长的好像没有尽头的夏日中午,我的最爱。

吃过饭又不愿意睡觉,我就躲到那棵树上。

在那里听鸟叫、听在树林里纳凉的乡亲们的家长里短、听自己小小的心跳、在昏睡之中也听树枝慢慢成长的声音…

前些年回了一趟老家,房子漂亮多了,可总觉得空空落落的。不知道怎么聊着就问起了那片沙枣树林,“什么?”年长的长辈觉得奇怪,好像在听着一件他乡的事情。

儿时的沙枣树已经没有了,如同儿时的自己。

我曾经生活过的村子已经变得陌生,当然,在它眼里我也肯定是一样的陌生。

生活在日渐繁华的城市的我已经成了一个城市人,一个没有了土地的人。我好像也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是的,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可我也能安然地站在阳光下,站在这些沙枣树下;安然地呼吸着这浓郁的沙枣花香气,安然地看别人从身边走过。

喜欢站在后院的沙枣树下,呼吸沙枣花独特的香味,在暮春正午阳光暴晒的时候…

火烧云

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曾喜欢看云,尤其是看夕阳西下时的火烧云

喜欢看火烧云

寂寞、无助、痛苦时,会找一个无人的地方:田埂间、麦垛上、废墟旁甚至荒滩枯树下,静静地听时间流去,等待着看火烧云…

曾有一位同学,初三时吧,他到了古长城边的学校读书。他告诉我,黄昏时坐在破败的古长城上,抽着烟不是为了抽烟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气氛,以便看太阳落入西山…

是的,我明白那种心境。

我也曾在无人的荒漠上,呆呆地看过太阳缓缓地落入西山。

是的,我明白那种心境。可我更喜欢看黄昏时的火烧云。

有各种各样的云,也觉得看过各种各样的云,每次看却总觉得是新的。

本来洁白的、乌黑的、似黑非黑的、似白非白的…

本来厚的密不透风的、薄的用嘴吹散的、不厚也不薄的…

本来满布天空的、独立一股的、分散几队的…

千姿百态的云突然之间被太阳点燃了起来。有全部点燃的、有表面点燃的、也有只是一个边边点燃的、还有一大片乌云却有中间一坨被点燃的…

看着它们渐次的变化,没有了自己,会觉得自己成了那些云的一部分…

多年城市的生活,已经习惯了低头看路,似乎再也不会抬头看天。

但总会有那么一天、那么一段时光、那么一瞬间会有意又或者无意间抬起头去看天或者看云。

喜欢看云,尤其是看夕阳西下时的火烧云…

篇8:散文诗

散文诗集锦

(1) 伊人荷塘

伊人甜甜天堂伞下媚,

轻舟悠悠伞下美美甜。

塘池绿满花粉衬莲映,

瀑丝婀娜抛媚惹君怜…

(2) 垂穗

勃勃垂穗寓灵生,

金谷饱硕滋萬灵。

光茫独炙溢动动,

叙尚灵性道无垠……

(3) 农家女

花裳婆姨担高粱,

粉面长辫婀娜尚。

花鹅唱歌妹伴曲,

俏姿作美农家娘…

(4) 遥乡音

初夏垂柳丝丝盈,

粉阳波光謦涛声。

遥遥微信乡音叙,

仁兄和家万事兴!

(5) 初夏播勿扰

初夏鸟欢声,

粉阳煦和謦。

勿扰邻有叙,

选择播无音。

宝宝多福幸,

陪伴又聆听…

(6) 墨染

墨謦染渲旧纸中,

笔搅泉池墨渐浓。

愚好浓染点金处,

思淫好相发艳容…

(7) 独舞溢射

独舞自生多彩溢,

众亲丰富遥映月。

深富丰实硕满满,

寥去嗨起越雀跃…

篇9:《散文诗》

《散文诗两篇》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A、了解有关散文诗的知识 。

B、理解《记忆》中所蕴涵着真谛。

C、了解 《门槛》一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门槛”的象征意义。

2. 能力培养目标:

把握《记忆》回旋婉曲、层层深入的写作特色及《门槛》的象征手法。

3. 思想教育目标:

A、通过学习《记忆》一文,追求真善美,远离假丑恶,做生活的仁者、智者、强者。

B、学习《门槛》一文,在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要从容、镇定、要对理想执著追求,对信念坚定不移。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记忆》中所蕴涵着真谛,把握《记忆》回旋婉曲结构特点

2. 理解“门槛”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一. 预习课文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  )   灰烬(  )   作孽(  )   冠冕(   )

门槛(  )   执拗(  )   端详(   )  怜悯(    )    鬓(   )角

2. 解释下列词语

(1) 芥蒂:细微梗塞物,比喻很轻微的嫌隙或不快。

(2)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3) 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4) 作孽:造孽,做坏事。佛教用语。

(5) 得大自在:得到极大的自由,不受拘束。

(6)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

二. 认知过程

导入:

开学至今我们学习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文体,也是这二者的结合体――散文诗。散文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第四次对诗歌形式专制的反叛,是一种新兴诗体。散文诗这种诗体在“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诞生以后,大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历代诗人的探索,至今取得独立地位并繁盛起来。它既具有散文的形式,更具有诗歌的意境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记忆》和《门槛》这两篇散文诗的精品,来领略散文诗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

(一) 学习《记忆》

1. 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有条件播放配乐朗读材料,充分酿造课堂气氛,

2. 简析课文内容,深入鉴赏课文

(1)《记忆》中,“记忆所蕴含着的真谛”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形象地揭示这一真谛的?

提示:回答第一问既要从全文提炼又要重点归纳课文的几段。回答第二问先根据行文中领起与转折的标记,将全文分成几个部分,然后用简练的语句串联起来。

答:第一问,记忆是衡量人的高下、贵贱、美丑、善恶的尺度;在人们的记忆中,庸人、叛徒、蠢货、懦夫将遭唾弃,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人将流芳百世。

第二问,先说什么是忘却,再说记忆没有这样那样的外在形式,然后才能触及什么是记忆的核心话题,最后对怀有各种记忆的人做出评价。领起与转折处有明显的标志:“记忆,是什么?”――“这说的是忘却,记忆呢?”――“记忆究竟是什么?”全文“先言他物”,几经盘旋,才“引起所咏之辞”,回环婉曲,层层深入,意趣盎然。

(2)在《记忆》中,作者假设我和你面对面亲切交谈,这一问答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本文假设我(作者)与你(一个年轻的朋友)面对面亲切交谈,一问一答,这样“假设”的情境,有助于缩小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有助于使作者“笔谈”变得和蔼可亲。虽如话家常一样,但是作者却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意象,使文章呈现出典雅的气象。

(3)文中两个传说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后面的议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两个传说表明了记忆是永恒的,作孽者人不毁之自毁之,行善者虽殒其身却人记之。表达了作者对庸人、叛徒、蠢货、懦夫的憎恶和对智者、勇士的崇敬与赞扬之情。

(4)在《记忆》中,哪两种修辞手法用得最多,最好?

答:比喻和排比。

比喻,具有系列化的特点。 “记忆 ” 被比喻成种种事物:灰烬、流水、落花。每一种比喻中,又作生动形象的进一步比喻性描写,以 “流水”之喻而论,更进一步的比喻性描写还在后面:“它奔涌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即便是流水,到了天尽头,不还能解一解远行人的干渴么。”

排比,“医学家说……道德家说……佛家说……”“……是庸人……是叛徒……是懦夫”或引用名言,或写成精妙的警句,像诗一样单行排列,有气势,有分量。

(5)读完文章,请谈谈你对“记忆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记忆》从记忆角度,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种种品行作了概括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批判。从根本上说,这里的“记忆”,是广大人民心中判断是非曲直的客观尺度。

总结:本文形散神聚。表面上好像零散杂乱,其实始终围绕着“记忆”的话题,而且“记忆”的话题,也不过是作者思想感情赖以表达的凭借,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对正义、对高尚情操的歌颂,对恶势力、对卑下行为的批判,但这写作意图藏而不露。在思路上,没有 “直线式”平铺直叙写来,而是采取曲线式写法,迂回婉转地表达思想感情。根据这一中心,作者尽情挥洒,力求形式生动活泼。总之,文章在形式上放得开,但表达的中心很集中,开与合很好地统一起来了

(二)学习《门槛》

1.作者介绍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第一部具有影响的作品是《猎人笔记》。50年代起,写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艺术史诗”)

2.背景介绍

《门槛》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中思想境界较高的一篇。作者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 1878 年 1 月,俄国发生了女革命家刺杀彼得堡总督的事件,同时,屠格涅夫受到女革命家彼洛夫斯卡娅活动的影响,受到女友伏列夫斯卡哑献身精神的感染,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钦佩不已。于是,集她们于 \“ 俄罗斯的姑娘 \” 之一身,通过虚幻的梦境,讴歌了俄国社会现实中的优秀分子,着力表现她们的崇高信仰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3.研习课文

(1)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这是怎样一个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象征意义?对表现女主人公形象又有什么作用?

提示:找准相关语句,结合背景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找出相关的环境描写的语句,“一座大楼。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楼深处传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这阴森恐怖的环境象征着当时俄国严酷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革命形势。“大楼”象征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门槛”象征参加革命和不参加革命、进步与落后的分界线,也可象征革命者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

这阴森恐怖、冷峻严酷的环境,是人物形象凸现的底色。

(2) 语言描写的句子,对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作出评价,女主人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对她寄予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文中的语言描写有三类:一类是问话,声音慢吞吞、不响亮,语调冷冰冰,语句长,陈述一切苦难,表现正义事业的艰难,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坚强性格;另一类是答语,简短、坚决、果敢、有力,直接表现女主人公的坚强品质;最后一类是评语,“疯子”“圣人”截然相反,表现女主人公品格的伟大,也暗示出这种人物性格不被广泛理解造成的悲剧性。

在塑造女主人公形象时,作者寄托了对女主人公由衷的赞美和颂扬之情。

(3) 揣摩相关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A. 为什么一个人投身于革命后,会遭到“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的结果?

提示:联系鲁迅的《药》来理解。

答:这正反映了革命者脱离群众,漠视群众力量,缺乏进步的指导思想的弊端和当时人民群众的麻木。

B. 为什么说“你准备着无名的牺牲吗?你会死去――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一个人会知道,他尊敬的怀念的是谁……”?

答:牺牲而无名,这是最朴实、最高贵、最伟大的牺牲,展示了革命者崇高无私的精神境界。

C. 何理解问者的最后一个问题“你知道吗?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年轻的生命?”

答:“会”愿意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会”。这是一个假设性提问,一方面有革命半途而废的落荒者存在,另一方面,门内的声音要求她再次从内心里检验自己对革命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D. 章最后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那个远远躲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的人,是当时社会中一批庸人和市侩的代表。赞美“以为圣人”象征着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代表整个社会和历史对这些英勇无私的革命志士唱出了歌颂的最强音。

(4) 关于象征

象征即借助对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的描写来体现某种抽象思维以及情感。象征的艺术效果在于能够赋予被象征物以暗示,引导读者想象和联想,使被概括的内容显得含蓄、深广。

结合背景理解本文中门槛和姑娘的象征意义。

“门槛”象征革命征途的险峻;

“一个姑娘”象征勇于献身的革命勇士。

提示:不看写作背景,“门槛”可以象征两种选择的分界线,人们心灵中矛盾的标尺,前进或后退,坚持或是放弃,都需要人们作出选择,

篇10:散文诗

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      对散文诗的特点有所了解

2.      增强对诗歌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

1.《叶笛》的.写作技巧

2.《花的世界》中选取的花的.不同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今天我们将接触一个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诗。散文诗起源于俄国,流传到我国已经90多年的历史了。是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混血儿”,它的形式是散文,灵魂是诗。散文诗没有模式,它本身是解放出来了的一种文体

茅盾先生曾用一句话概括了散文诗的特征:“散文形的诗”

介绍散文诗

散文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茅盾的话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诗和散文诗;抒情散文和散文的区别。当然只能大体地加以区别,绝对的区别标准是难以规定的。

a.      诗与散文诗

我们在此引用一下那家伦的观点,他以为散文诗是从诗或散文领域中分离出来,是近代文学向更精细的文学体裁发展的一种趋向,这一说法,值得注目。的确,在近代文学中,如报告文学、杂文都是从散文领域内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文体的

1.      散文诗与一般新诗的区别在于: 散文诗不像一般新诗那样有严谨的格律,它不分行,不押韵

2.      可是既然是“诗”,散文诗必须具备诗的最主要的基质:感情,必须强烈;想象,必须丰富;意境,必须和谐。

b.      抒情散文与散文诗

1.      散文诗篇幅短小,有一定字数限制,抒情散文可稍长些;

2. &nbs

【清明散文诗】相关文章:

1.乙未清明赋的散文诗

2.散文诗

3.中秋散文诗

4.席慕容散文诗

5.冰心散文诗

6.精美散文诗

7.秋雨-散文诗

8.匆匆散文诗

9.伤感散文诗

10.散文诗精选

下载word文档
《清明散文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