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

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

2022-10-19 08:54: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madet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

篇1: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

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

悖论问题是困扰人类心智千年的难题。有的哲学家甚至认为整个一部哲学史可以看作是与各种悖论做斗争的历史。在为数众多的悖论当中最著名当数说谎者悖论,这不仅因为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更是因为该悖论以最为简单的形式告诉人们,通常对“真”这一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概念的直觉理解是包含矛盾的。考虑语句( L) : L 是假的。那么 L 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如果 L 为真,那么它说的是自己为假,因而它为假; 如果 L 为假,那么说它自身为假是假的,因此它又为真。这显然是矛盾的,但我们又找不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语句 L 被称为“说谎者语句”,“说谎者悖论”这一名称由此而来。

对说谎者悖论的探讨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就该悖论的解决意见达成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进入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一类型新的悖论走进了研究者们的视线,并逐渐得到了逻辑学家与哲学家们的重视,这就是知道者悖论。在持续多年的研究过程中,该悖论多层面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逐步得以彰显。与说谎者悖论类似,知道者悖论当中也涉及类似的语句,即所谓知道者语句( K) : 认知主体 i 知道 K 为假,该悖论由此而得名。然而,许多学者对“知道者悖论”( Knower Paradox) 这一概念所指称的对象却并不清楚,甚至与其简化形式或者其前身―――绞刑悖论―――相混淆。另外,在道义逻辑中也有所谓知道者悖论。因此,澄清“知道者悖论”这一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知道者悖论的前身

知道者悖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40 年代在欧洲民间流传的“突然演习问题”。在持续多年的研究中,“突然演习问题”逐渐演变为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绞刑悖论”。也就是说,知道者悖论来源于其前身―――绞刑悖论,但与该前身却并不完全相同。

绞刑悖论描述的是如下场景: 法官向一名罪犯宣判,他被判处绞刑,而且该罪犯将在从宣判之日的第二天起的 10 天中的某一天被执行绞刑,但这次绞刑是一次令罪犯出乎意料的绞刑,意思是说,在执行绞刑的前一天晚上,罪犯不会知道绞刑将在第二天执行。这看似一则很正常的宣判,然而当这名聪明的罪犯听到该宣判时,心中一阵窃喜: 按照该宣判,自己不会被执行绞刑。为什么呢? 该罪犯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 根据法官的宣判,绞刑不可能在这 10 天中的最后一天执行,这是因为如果在最后一天执行,那么由于前 9 天都没有执行绞刑,所以在倒数第二天( 也就是第 9天) 晚上,我就会知道第二天( 也就是最后一天) 将执行绞刑,但这不满足法官所宣判的这次绞刑的“意外性”,因而绞刑不可能在最后一天执行。绞刑也不可能在倒数第二天执行,因为如果在倒数第二天执行,那么由于前 8 天都没有执行绞刑,而前面的推理已经排除了绞刑在最后一天执行的可能性,所以在倒数第三天( 也就是第 8 天) 晚上,我就会知道第二天( 也就是倒数第二天) 将执行绞刑,这再一次不满足法官所宣判的绞刑的“意外性”,因而绞刑不可能在倒数第二天执行。按照同样的思路进行推理,可以依次排除绞刑在倒数第三天、倒数第四天……执行。于是该罪犯断定法官的宣判是不可实现的。然而,法官就在接下来的第四天突然来到该罪犯面前对他执行了绞刑,这大大出乎该罪犯的意料,从而不折不扣地实现了之前的宣判。可悲的是,该罪犯到死都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无懈可击的推理当中却包含着矛盾。

前面,我们以非形式的方式叙述了绞刑悖论。尽管该悖论还有诸多实质相同的其他版本,比如克里普克( S. A Kripke)[2]宁愿称之为“意外考试悖论”,但我们还是遵循蒯因( W. V. Quine) 的称谓将之称为“绞刑悖论”。经过奥康纳( D. O’Con-nor)、斯克利文( M. Scriven)、蒯因、沙乌( R.Shaw)[、蒙塔古( R. Montague) 和卡普兰( D. Kap-lan) 等哲学家与逻辑学家的深入研究与整理,前述非形式叙述的绞刑悖论已经发展成一个关于“知识”概念的严格的自指悖论。

二、知道者悖论的严格刻画

由蒙塔古和卡普兰在其 1960 年发表的文章中给出的,他们认为该悖论的出现必将会引出哲学认识论上的某些新探讨,因此他们在给出这种刻画之后,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思考。蒙塔古和卡普兰发现,可以考虑一个从该悖论引申出来的更简单的结果,这样就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如前所述从前述非形式叙述不难看出,绞刑悖论中绞刑不可能执行的`推导与天数无关。因此,在这里为简洁明了起见,只考虑有两个可选择日子的情形,这不会影响问题的实质。

三、简化的知道者悖论

在多年的研究当中,知道者悖论有时候也以它的简化形式出现。从以上知道者悖论的严格形式刻画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哥德尔自指定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该定理使得法官的宣判这一自指语句经符号表达之后成为形式算术系统的一条定理。稍加分析可知,由哥德尔自指定理所得,与前述( Z) 类似的 A**堞Kzp( 「A**? ) 同样是皮亚诺算术系统或者鲁滨逊算术系统的定理。在以上解释之下,语句 A**的意思是: 认知主体 p 不知道 A**。相比之下,语句 A**在结构上比前面的语句 A*更接近于“说谎者语句”L: L堞T( 「L? ) 。如果把知道者语句构造为 A**,则稍加修改认知规则以及推导建构所依赖的形式系统,就可以构造出知道者悖论的另一个简化版本( 相应地,前面提到的可以称之为知道者悖论的经典版本) 。

四、道义逻辑中的知道者悖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文献中还有一类所谓的“知道者悖论”―――“道义逻辑中的知道者悖论”( the paradox knower in deontic logic) 。所谓“道义逻辑”( Denotic Logic) 也称规范逻辑,是研究“应该”“允许”“禁止”等概念的广义模态逻辑的分支之一。

五、结论

知道者悖论是关于“知道”的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所谓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指谓这样一种理论事实或状况,在某些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下,可以合乎逻辑地建立两个矛盾语句相互推出的矛盾等价式”。由于该悖论以最为简单的形式告诉人们,通常对“知道”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包含矛盾的,所以知道者悖论得到了来自任何关注知识概念的学科的广泛重视。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知道者悖论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因而与知道者悖论及其简化形式与前身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很显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道义逻辑中的知道者悖论还本质地涉及到了基本道义规则,因而是一个比知道者悖论更为复杂的问题。综上所述,在不同的情境当中,由于背景知识的不同,“知道者悖论”( Knower Paradox) 这一概念与 4 个悖论相关。因此,对知道者悖论进行研究,首先应该明确这 4 个悖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篇2:掘金者:创业学悖论――解读17个创业神话

掘金者:创业学悖论――解读17个创业神话

创业过程最使人困惑的一面就是它自身存在的矛盾。由于这个过程具有高度动态、流动、模糊和混沌的特征,所以它不断地变化,常常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况。

看似没有潜力或潜力很低的机会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商机。苹果计算机公司的案例是这种似是而非情况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斯蒂夫・乔伯斯(SteveJobs)和斯蒂夫・华兹耐克(SteveWozniak)曾向他们的雇主惠普公司提出开发台式个人计算机的建议,但被告知,这对惠普而言不是一个商机。所以,他们决定创建自己的公司。在很多情况下,被一些风险投资家否决的项目,到了另外一些投资者那儿,却创造出了传奇式的成功故事。比如,Quicken软件的制造公司---直觉公司,曾被20个风险投资家否决,但凭着直觉,公司的创始人没有放弃,最终得到了资金支持。

为了成功,一个人必须先经历失败。通常发生的情况是,第一个企业失败了,但创业者从中学到了东西,继而创建起了一家极为成功的公司。杰瑞・开普兰(JerryKa?plan)和莲花发展公司的创始人米戌・凯帕(MitchKapor)合伙开发了最早的笔输入式计算机。在花完了8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后,他们的公司倒闭了。开普兰继续创建了一家拍卖公司和互联网荷兰拍卖业务,现在他们的公司成长势头迅猛,并于1996年上市。

创业需要周全的考虑、准备和计划,但它基本上又是一件无法计划的事情。今天,技术、市场、竞争的高度动态和易变的特征使得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竞争对手,更不要说了解五年以后的情况了。但人们还是花了大量精力试图预测未来。结果,当商业计划从打印机里打印出来时,它已经过时了,这是无法避免的情况。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是一个创造过程---像泥塑一样。所以,你必须培养起一种规划和随机应变的习惯,不断综合大脑信息和内心感受,不断对你的选择进行重新评价,直到这个过程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创业需要偏向于行动和紧迫感,但同样需要耐心和恒心。当一位创业者的'竞争对手不断收购和迅速扩张的时候,他没有作出任何相应行动,这使得管理团队里的其他成员几乎对他发火了。但他在报告中指出,在过去一年中,就因为公司以静制动,节约了至少5000万~1亿美元。1991年他曾参加了哈佛商学院年轻总裁组织为期一周的培训课程,这一招是他从NVC的杰斐润滑油公司系列案例中学到的。

如果死守在20世纪80年代造就了各行业领先者的最佳管理实践原则上---尤其是“接近顾客”这一条上,就会种下自我毁灭的种子,并将领导地位拱手让予后期竞争者。

创业的世界不是整齐、有序、线形、具有一贯性和可预测性的,即使我们希望它能够这样。这些似是而非的情况证实了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矛盾和混乱。要想在这个世界上茁壮成长,你必须十分擅长处理模糊、混沌和不确定性,还要掌握颇有预见性的管理技巧。

神话与现实

关于创业者和创业成功的民间传说、经典故事是那样经久不衰,即使是在这高度信息化、高度进步的时代也同样如此。人们对企业创始人和创业过程的了解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多。

某些神话总是一再地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普遍规律虽然对某些特定类型的创业者和情况适用,但创始人的多样性却向普遍规律提出了挑战。

神话1---创业者无法塑造,而是天生的。

现实情况---即使创业者天生就具备了特定的才智、创造力和充沛的精力,这些品质本身也只不过是未被塑形的泥巴和未经涂抹的画布。创业者是通过多年积累相关的技术、技能、经历和关系网后才被塑造成功的,这当中包含着许多自我发展历程。具有至少10年或10年以上的商业经验,才能识别出各种商业行为,并获得创造性的预见能力和捕捉商机的能力。

神话2---任何人都能创建企业。

现实情况---创业者如果识别得出思路和商机之间的区别,思路开阔,他们创办企业成功的机会就比较大。即使运气在成功中很重要,充分的准备仍是必要条件。创办还只是最简单的一部分,更困难的是要生存下来,持久经营,并把企业发展成最终可以使创办者喜获丰收的企业。能够存活10年以上的新企业中,10家~20家中大约只有1家最后可以给创办人带来资本收益。

神话3---创业者是赌博者。

现实情况---成功的创业者会预期风险,小心翼翼。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通过让别人一起分担风险、避免或最小化风险来左右成功优势的倾斜方向。他们常常把风险分割成可接受、可消化的小块;那时,他们才肯付出时间和资源,看哪部分的风险-收益划得来。他们不会故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不会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当风险不可避免时,也不会胆怯地退缩。

神话4---创业者喜欢单枪匹马。

现实情况---想要完全拥有整个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只会限制企业的成长。单个创业者通常只能达到维持生计。想单枪匹马地发展一家高潜力的企业是极其困难的。高潜力的创业者会组建起自己的团队,自己的组织,然后是自己的公司。

神话5---创业者是他们自己的老板,他们完全独立。

现实情况---创业者离完全独立相差很远,他们需要为很多主人和赞助者服务,其中包括合伙人、投资者、顾客、供应商、债权人、雇员、家庭以及其他社会和社区义务的相关方。但是,创业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何时以及做些什么以对他们作出响应。而且,要单枪匹马地获得超过100万~200万美元的销售额是极其困难的,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神话6---创业者比大公司里的经理工作时间更长,工作更努力。

没有证据证明,所有创业者都比公司里与他们地位相当的人工作得更多。有一些可能是工作的多一些,而有些则不是。事实上,一些研究报告说,他们工作得更少。

神话7---创业者承受更多的压力,付出更多。

现实情况---做一个创业者是有压力的、是辛苦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创业者比其他的无数高要求的专业职位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创业者对他们的工作往往非常满意。他们有很高的成就感,他们更健康,而且不太容易像那些为别人工作的人那样轻易退休。创业者中说自己“永远也不想退休”的人是公司经理的3倍。

神话8---创立公司是冒风险的事情,而且到头来通常是以失败告终。

现实情况---有才能、有经验的创业者---因为他们追逐的是有吸引力的商机,而且能够吸引到使企业顺利运作的合适人才、必要资金及其他资源,所以他们带领的往往是成功的企业。而且,即使企业失败了,并不能说创业者也失败了。失败常常是对创业者的学习经验和成交技能淬火的过程。

神话9---钱是创立企业最重要的组成要素。

现实情况---如果其他的资源和才能已经存在,钱自然随之而来;但是如果创业者有了足够的钱,成功却不一定会随之而来。钱是新企业成功因素中最不重要的一项。钱对于创业者而言就像是颜料和画笔对于画家那样,他是没有生命的工具,只有被适当的手所掌握,才能创造奇迹。钱同样只是保持得分的一种方式,其本身并不是最终归宿。创业者因为乐于体验追求创业带来的兴奋而获得自身的成长和成功;事情总是这样,当一个创业者赚了几百万、甚至更多时,他还是会无止境地工作,憧憬着创建另一家公司。

神话10---创业者必须年轻并且精力充沛。

现实情况---这些特征虽然会对成功有帮助,但年龄绝不是障碍。创立高潜力企业的创业者其平均年龄是35岁左右,六十几岁才开始创办企业的创业者也为数甚多。关键是要掌握相关的技术、经验、关系网,它们非常有助于识别和捕捉商机。

神话11---万能的金钱是创业者惟一的驱动因素。

现实情况---追求高潜力企业的创业者更多是被创建企业、实现长期的资本收益所驱动,而不是为高额薪水、奖金这样立即可以获得的报酬。个人的成就感、对自己命运的把握、实现他们的期望和梦想也是强有力的动机。金钱只是保持得分的工具和方式。

神话12---创业者追求权力,喜欢控制别人。

现实情况---成功创业者的驱动力量来自对责任、成就和结果的追求,而不是为了权力本身。他们因获得的成就和超越竞争对手而显得生机盎然,而不是为了满足主宰和控制他人的个人权力欲。由于他们的成就,他们可能变得有权力、有影响力,但这些只是创业过程的副产品,而不是隐藏其后的驱动力。

神话13---如果创业者是有能力的,只需1~2年,他们就会成功。

现实情况--风险投资家有一句古老的格言:柠檬只要两年半就成熟了,但珍珠需要7~8年才能孕育成功。几乎没有一家新企业可以在少于3~4年的时间里打牢基础。

神话14---任何一个有良好思路的创业者都能获得风险投资。

现实情况---在创业者具有好思路的情况下,100个寻求风险资本资助的企业中只有1~3个最终获得成功。

神话15---如果创业者拥有足够的启动资金,他就一定不会失败。

现实情况---事实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创立初期资金过于充分,常常会造就安乐感和类似被宠坏的孩子的症状。随同的缺乏约束和冲动的花费通常导致严重的问题和失败。

神话16---创业者是孤独的狼,他们无法与其他人一起工作。

现实情况---最成功的创业者通常是组建优秀团队的领导,他们与同事、顾问、投资者、重要顾客、关键供应商等等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

神话17---除非你SAT和GMAT的分数达到600分以上,否则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现实情况---创业者的智商只是创造力、动机、正直、领导才能、团队建立、分析能力、对付模糊性和

势等品质组合中一个特定的成分而已。

【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1.小学教师优秀论文

2.优秀论文评选

3.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

4.师德师风优秀论文

5.优秀论文表彰决定

6.初中数学优秀论文

7.优秀论文致谢词

8.高中英语作文:人生的悖论

9.关于读双重悖论心得

10.我知道_

下载word文档
《知道者悖论优秀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