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

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

2022-09-02 08:28: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嘛咪嘛咪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供大家阅读参考。

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

篇1: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

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

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浙江省高考听力(PETS二级)深度剖析

口俞跃卿

(浙江省新昌中学,浙江新昌312500)

自浙江省恢复听力高考以来,英语听力的培养和训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但就目前整体而言,学生的听力水平仍不容乐观,听力依然是学生的一大弱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听力材料转瞬即逝,听者对听力材料无法控制和把握;(2)听的能力与学生的辨音能力、词汇量、语法能力等紧密相连;(3)听力材料带有明显的口语体特征,即有停顿、重复、节奏变化并伴有说话者的语气和情绪;(4)听力水平的高低与对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熟悉度有密切的关系。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听力考试及听力教学的特殊性,并增加了英语听力理解的难度。因此,要提高听力水平,除了要加强听力训练外,更要重视对听力命题技巧的研究,并加以听力理解的策略指导。

下面以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听力考试所采用的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级试题为例,从表层陷阱及深层陷阱两个层面分析听力考题的设计规律,旨在帮助考生识破陷阱,排除干扰,掌握听力理解的有效策略。

一、表层理解陷阱

表层理解能力是指理解直接提供的信息,包括对语音的辨识能力,对时间、日期、价格、号码的短时记忆及处理能力,还有对简单对话的理解及快速反应能力。PETS二级听力测试以考查学生对英语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能听懂日常交际中简单的对话或独白。因此听力理解题的设计主要以表层的细节理解题为主。但表层理解也并非只要听懂大意,甚至捕捉到几个关键词就能答题或猜对答案。纵观近几年的PETS二级试题,不难发现设计者对数字、短语、说话人身份、事发时间、地点等进行了巧妙的设计。

1.信息拆分

信息拆分是听力设计常见的陷阱之一。表现为命题者故意把能用一句话表述的信息分成多句来表述。这也恰好体现了英语口语短句多、信息变化快的特点。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有耐心,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培养整合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如:

M: Do you think I´m going too fast?

W: Of course. The speed limit here is 55 milesper hour, and you´re going 15 miles over it.

(3月第2题)

Q:What´s the speed now?

A.55 nules per hour.

B.70 miles per hour.

C.105 miles per hour.

该题考查学生对数字信息的简单整合处理。从女士的话中可获取两个数字:55 miles(驾驶限速)和15 miles(超速幅度),将这两个数字整合便可以得出答案是B。

2.思路误导 此类陷阱一般设计在题目上。也就是说命题者并不按照对话的思路设计问题,而是偷换了某一概念,使所设的问题与听到的情境貌似相同,而实则完全不同。对于这种思路误导的题目,考生要认真审题,辨清“问题”与“对话”两者的不同实质,以便排除干扰,正确答题。如:

W: Well,I suppose the joumey is one thing.Iam getting so tired of the joumey into the center oftown, you know. Every day I spend 3 hours just ontraveling to and from work.

(9月第13题)

Q: How much time does it take Mary to go towork?

A.Six hours.

B.Three hours.

C.One and a half hours.

对话中的女士Mary因上班来回需3个小时而觉得很累,而提的问题却是Mary去上班要花多少时间。如果不仔细审题,未针对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就很容易误人陷阱,错选A或B。其实正确答案应是C。

3.同义替换

同义替换是PETS二级听力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同义替换主要有:词替换,如“isn´t working“替换为“is out of order´’(9月第3题);词组替换,如“work out”替换为“exerase”(209月第4题);句型替换,如“not wait until the lastminute”替换为“finish their work ahead of time”(203月第4题)等。听力测试中词汇的不可选择性对学生的词汇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考生掌握词汇少,就会影响信息的正常处理,也就无法顺利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如:

M: We´ve been packing all day, how manyboxes do we still need to pack?

W: About nine,I guess. First, books over there,and those two piles of clothes.

M: Well,I am really tired and hungry.

W:I know. Or maybe we can finish it tomor-row.

M: Why not? We can do it first thing tomorrow morrung. The movers won´t come until ten anyway.

W: All right. Let´s call it a day and go andhave a bite,

(9月第7题)

Q: What are the speakers planning to do next?

A.Make a caU.

B.Eat out.

C.Go on packing.

许多考生在答此题时要么选与“call”有点联系的“make a call“,要么依据上下文情境选“go onpacking”。殊不知“call it a day”是今天到此为止,而“have a bite”是吃点东西的意思。因此,说话人接下来要做的是停下来去外面吃饭,故应选B。

4.部分对应

有时命题人会把听力材料中的信息词作为备选项,使选项中的信息都能在听力材料中产生对应。这对于那些只关注只言片语,没有完全领会完整意思的考生来说很容易上当。考生自认为听得有根有据,但想不到已不知不觉步人陷阱之中。解决此类陷阱的策略是身临其境,完整看题,细辨信息。如:

M: Well now, before our order, let´s agree firstthat we each pay our own bill.

W: OK, I agree.

M: Ann,What do you say? Barbara and Charles?

(年3月第4题)

Q:How many people are having dinner?

A. Two. B.Three. C.Four.

看起来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A选项是两人,似乎有道理,因为对话突出了Barbara和Charles;选B也有依据,因为对话中提到了“Ann,Barbara and Charles”,那么对应选项应该是三人无疑。但不能忘了一起进餐的还有问话人自己,所以一共有四个人,故正确答案为C。

5.意在言外

在日常口头交流中,英美人士习惯上会因礼貌或其他原因而把真正要说的信息放在客套寒暄或道歉之后再说。这种中西方口头交流的差异常会被用于听力测试的考点中。对于这类陷阱,考生不仅要抓住关键信息,还要注意说话者的语气和情绪,如犹豫、停顿、重复、省略、思考等,以便听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弦外之音。如:

W: So I think we need to…

M: Excuse me. Ms Luise,I hate to interrupt,but I think we should slow down the producti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quality.

(2010年3月第1题)

Q: What´s the man doing?

A. Making a suggestion.

B.Making an apology.

C.Making an excuse.

该题很容易上当,男士的第一句话“Excuse me”好似道歉,但实际上是在委婉地提出建议。因此答案选A。如果考生平时不留意英美人士对话的一些常用语、客套话,如在提出建议前常常会说“Ex-cuse me,I hate to say this, but…”及“I am sorry tosay,but…”等,就很容易按中文的习惯把错误的信息作为正确的选项。

二、深层理解陷阱

长对话或独白常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展开。有时主旨比较明晰,有时则渗透在整段对话或独白中,这就要求考生对文章有深度的理解把握能力。PETS二级测试中的长对话或独白信息量大,既要求考生能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推理,又要求考生根据说话者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把握各类文体,如叙述、演讲、应用文等的不同特点。只有洞悉设计者的命题意图,才能深刻理解所听材料,识破此类陷阱。

1.气候地理类

气候地理问题常常出现在PETS二级考试的独白部分。它的特点是连续给出许多信息,有的重复、冗余,有的时间、地点前后颠倒。要识破这种陷阱,一是要补充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熟悉天气预报类材料信息量大、时间地点变化多的特点;三是要看清问题和备选项,在听和记的过程中迅速理出重点和要点。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

But before we end this hour´s morning´newsprogram, national weather report again. Today show-ers will become heavy for a time, particularly, overnorthem and eastem parts of England. Westem Scot-land may see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of rain. In oth-er places, pure showers and more in the way of sun-shine especially this afternoon. Tonight, most of the showers will die out, with all places dry by morning with some good clear spells. Much of UK on Mon-day will be dry, great and reasonably warm. Howev-er, Northern Ireland and Western Scotland will tumcloudier and a little windy with some rain later.Now, rounding off this hour´s weather report, show-ers today, mostly fine tomorrow.

(2010年9月第18-20题)

Questions:

18.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Northern and Eastem England today?

19.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night in theUK?

20.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in Northern Ireland on Monday?

这是一篇英国天气预报。这篇材料有空间的转换:从“north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England”到“Westem Scotland”再到“much of UK”以及“North-ern Ireland and Westem Scotland”;有时间的变化:从“today”到“this atternoon”再到“tonight”“on Mon-day”,最后又到“tomorrow”;还有处在时空之上的天气变化:“heavy showers”“a long period of ram”“dry with good clear spells”“cloudier and a lit-tle windy with some rain”。但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信息,考生如果能把握问题焦点“What…theweather…like?”,然后关注Eastern England today(第18题),Tonight in the UK(第19题)以及Northern Ireland on Monday(第20题),有效地提取相关信息,就不难得出第18题答案是“Heavyrain for a time”;第19题答案是“It will clear up”;第20题答案是“It will probably rain”。

2.服务信息类

PETS二级考试的对象既有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又有宾馆前台服务、银行职员以及涉外企业员工。因此听力材料中涉及服务行业的对话材料较多。例如2010年3月考试中有五段对话涉及服务行业,分别为商场买衣服(Text 3)、AA制付款(Text 4)、准备晚餐(Text 5)、宾馆住宿(Text 6)、兑换零钱(Text 7)。这对缺乏社会经历的在校高中生来说是一大挑战。因此要合理把握情境,正确理解对话信息,增加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体验、模拟宾馆和银行等行业的英语情境,扩大相关的词汇量能使考生提高这方面的听力理解能力。如:

W: How can I help you, sir?

M: Could you break a 20 for me?

W: Sure, what do you want it?

M: Could I have two fives and the rest in ones.

W: Well,Ihave two fives but I don´t have e.nough ones. Are quarters OK with you?

M: OK, that´s even better. In that case,1 won´thave to worry about the small change for photocopy-ing.I need to prepare a lot of materials for mystudy.

(2010年3月第8题)

Question:

What does the man ask for?

A. Some quarters.

B.20 dollars.

C.Some changes.

本段对话围绕在银行兑换零钱展开,从如何兑换零钱的对话中考查考生对银行基本服务的了解。由于考生对quarter( 25美分)一词在此处的含义缺乏了解,简单地根据“Are quarters OK with you?“认为答案是A。但如果考生知道在美国有多种通用硬币,且能从整段对话来推断的话,就知道那位男士是来兑换零钱的,正确答案应该是C。

3.文化习俗类

有时听力理解材料的难度并不大,生僻的词汇也不多,语言结构也颇为简单,但考生仍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在这种情况下,理解的障碍并不在于语音、语法或词汇方面,而是由于对听力材料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而造成的。PETS二级听力测试有许多材料要求考生通过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来判断、推理、猜测对话的场景、意图、人物间的关系等。如:

As a waitress,I see a lot of differences in thetips my customers give me. The worst kind of cus-tomers are those who are the most impatient peopleto serve, and then, they leave me nothing.A stepabove them is the second type of customers whomust think they aregreat tippers. If they order afive-dollar-ninety-five beer, I´U get six dollars andbe told to keep the change. Even so, these customerslet me know they expect quick service. The nexttype are those who leave the normal fifteen percenttip. They are often quiet and orderly. These people are always welcome, especially after I dealt with theother types. But in the last type,I find my waitress´s dream come true. These customers order afive-dol-lar beer and pay eight dollars with a cheerful”keepthe change”,even if the beer happened to comethrough slowly. To make things even nicer, thesecustomers order the rest of the evening,adding bigtips every time. The variety makes my job interest-ing, but I have to adnut I like the last two types best.

(年3月第18-20题)

Questions:

18. How many types of customers are there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 Three.

B.Four.

C.Five.

19. What is the normal percentage for tipping?

A.5%.

B.8%.

C.15%.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talk about mainly?

A. Payment. B.Service.

C.Tipping.

给小费( Tipping)在中国很少见,然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却是很普遍的文化习俗。饭店的小费一般情况下是消费额的15%。如果考生熟悉这一文化现象,那么在听前就能对本段对话的3个问题进行预测,然后在听中加以搜索、验证。两遍听后一般就能得出独白中谈到了四类人,故第18题的答案是B;提取小费正常的比例是15%,因此第19题选C;由此得出第20题的答案是C。因为说话人叙述的内容是有关小费的事。但如果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就很容易在众多信息中迷失方向,抓不住重点,也就无法准确定位信息,推断概括大意。

三、结束语

听力考试确实存在很多命题规律。但能否找到并且应用这种规律则涉及考生的听力水平。而听力水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涉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等众多方面。但如果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听力的技巧指导和策略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篇2:初中英语听力训练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初中英语听力训练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必须培养学生的四种基本技能,是教学的核心,而听放到了第一位,这就充分的证明了听力的重要性,为什么会这么重要呢?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令师生头痛的事,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作 者:陈中莉  作者单位:四川省万源市第四中学,四川,万源,636300 刊 名: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DUYUXIE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 关键词: 

篇3:英语听力理解中的文化干扰与对策

英语听力理解中的文化干扰与对策

研究表明,文化背景知识是干扰学生听力理解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听力理解能力的.干扰,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作 者:孙丹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9) 分类号:H3 关键词:听力理解   文化干扰  

篇4: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中国“哑巴英语”的英语教学现状,以便能真正实现为交际运用而学的目的。尽管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英语教育的建设尚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英语听力教学,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关键词】农村 中学英语 听力教学

一、正确认识听力的重要性及其地位

英语听力(listening comprehension)即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交际能力。在英语四项技能中,它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在一般语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正如River Temerley所说:“听,是人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语言知识、予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的潜力,从语流中获得信息的积极活动”,听是交际活动中实用最广泛的方式。

二、农村中学学生听力普遍差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训练方式方法不当。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并未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配套设施不到位,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听力课;更没有英语语音室。教师上课只靠粉笔、课本和一张嘴。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滞后了英语听力教学的顺利发展。

(2)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听力内容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教育、医学等诸多领域。学生往往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是其完全错误的结果。所以往往听完一篇材料后对其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结果影响了理解。

(3)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各校攀比考分直接影响了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教师无暇顾及学生听力提高的系统研究,只是走马观花,应付听力考试。在训练学生听力时,不管哪个年级,都采用与中考一致的听力对话和短文形式,而忽略了英语听力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致使训练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主观原因

(1)语音的辨别能力差。部分学生对英语标准发音掌握不好,或者他们自身的英语发音与标准发音差距甚大。在听的过程中,错误的语音对听力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误导作用。有时即使听到了已经学过的词,也会误听为其它词而作出错误判断,在理解上步入岐途。对词在句中朗读时的弱读、重读、连读、语气的变化、语调的升降也掌握不好,从而影响对全局的理解。对不同国家、地域、年龄、职业的人说英语的方式,学生无法较好地进行分辨。因此一些极普通的常用词在学生听起来就成了陌生的`不熟悉的词,结果影响了对全篇听力材料的理解。

(2)主要内容抓不住。在听的过程中,要每个词都听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只要听懂中心内容,就能理解领会全文。但部分学生不善于在听时抓主要内容,他们只根据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地进行理解,不能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理解快速找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得出错误的结论。

(3)重要细节捕不牢。听力不仅要求学生听懂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要求学生听懂能说明主题的重要细节。对于那些影响整篇材料的重要细节更必须弄清楚,因为它们有助于对整篇材料的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猜字的技能技巧低、主要内容抓不住,重要细节也捕不牢,结果对与重大细节有关的选择题难以下手。

(4)学生心理素质欠佳。听力材料转瞬即逝,无法像阅读材料那样进行反复读。当学生处于不自信、心理状态不良时或语速快、背景噪音干扰的听力材料时,学生往往表现出焦虑和紧张。与此同时,他们有时会把听力的难度想象地过大,找不到突破口,在心理上排斥所要听的内容,从而影响听力材料的正确理解。 三、农村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过好语音关,进行听力专门训练

掌握良好的语音知识是提高听力理解的基础。学好音标自然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农村高中学生在初中普遍没有系统地真正掌握好国际音标,许多学生将元音中的[au]读作汉语拼音中[ou],[e]读作[ i ];辅音中[ e ]、[θ ]音弄混等等,加上地方口音的影响及课堂上学生无听力条件,故而学生的听力存在的问题突出。

针对学生发音不准的实际情况,要强化语音的基本训练,集中进行音素练习、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等辨音练习;讲解有关连读、失去爆破、弱读和语调等的一些语音规则,要让学生多进行辨别语音、语调,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等语音知识的练习,消除语音上的障碍。熟悉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发音特点。在此基础上一周用一节课专门进行听说练习。具体做法是:可根据学生中发音的共同难点、重点进行练习,可让学生将个人简介或小幽默等录下来,在课堂上放听,听后指出问题所在。还可以引导学生跟读、模仿,注意英语中特殊的发音现象,使他们逐渐熟悉英语的发音规律,不断培养语感,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听力。

2.听说相结合

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说英语,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张口说,即使说不好,甚至错误,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肯定其参与的前提下,帮助纠正错误,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还可把说英语与日常学习相结合。

3.听读相结合

对文字材料边听边读有助于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听堵截和能使词句的音、形、意在记忆中迅速统一,减少判断误差。可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半小时边听边朗读的习惯,开始可以看着文字材料跟读,然后不看文字材料跟读,最后达到凭借语感独立与录音同步朗读。另外要扩大阅读,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就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英译汉的过程,直接领会听力材料内容。阅读速度的提高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在做听力时能跟上正常的语速。同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4.听写相结合

听写练习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听写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其所有语言知识。在听写过程中,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才能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的记录下来。听写训练起步时可以写些基本的词语和简单句型,进而听写课文的部分内容,最后听写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文字材料。当一个学生能较好地写下他所听到的内容时,则证明他对文字的理解已不成问题。

篇5:农村学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学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听、说、读、写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更是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考中,听力占分比重很大,因此必须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听力能力。“听”指的是“倾听”技能,不仅可以获取信息,而且可以解决各种问题,听力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是有目的地运用储存在大脑里的原有信息对所听到的新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习语音的有效途径。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让学生听录音材料,做配套练习,教师只对答案,学生盲目上课。如果用这种教学方式施教的话,学生的听力能力不会有太大提高。因此,听力教学应当快速转型,从单一的听力课本转向提高听力与交流的运用能力,从重视结果转向教学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听力能力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扩大听力范围,排除心理障碍,营造语言氛围,获取知识。

二、农村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硬件条件方面。

农村学校硬件条件不足,设备陈旧,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目前农村中学教学配套设施不到位,未开设专门的听力课,更没有英语语音室,教师上课只靠粉笔、课本和一张嘴。

2.学生方面。

语音的辨别能力差。部分学生对英语标准发音掌握不好,或者自身的英语发音与标准发音差距甚大。在听的过程中,错误的语音对听力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误导作用。有时即使听到已经学过的词,也会误听为其他词而作出错误判断。对词在句中朗读时的弱读、重读、连读、语气的变化、语调的升降也掌握不好,从而影响对全局的理解。对不同国家、地域、年龄、职业的人说英语的方式,学生无法较好地进行分辨。因此一些极普通的常用词学生听起来就成了陌生的不熟悉的词,结果影响到对全篇听力材料的理解。学生心理素质欠佳,而听力材料转瞬即逝,无法像阅读材料那样进行反复读。当处于不自信、心理状态不良时或听语速快、背景噪音干扰的听力材料时,学生往往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有时认为听力材料难度过大,找不到突破口,心理上排斥所要听的内容,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正确理解。

3.老师方面。

农村学校专业英语教师匮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教学法知识,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并不足够重视。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阻碍了英语听力教学的顺利发展。

4.教材方面。

教材起点高,不适应农村学校的实际。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使用不同的版本,衔接不紧密,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应对策略

1.重视教学过程,掌握听力技巧。

听力训练开始前要有超前准备,要快速略读所给问题和选项。选项是理解的关键,能帮助学生预测将听到的内容,暗示所听重点,比较敏感地获取相关问题的信息。在学生对其要听的话题的主旨大意有所理解后,让学生快速略读所给问题的选项,获取相关信息,快速确定听的范围和材料的主要内容,提高听的准确率。略读了试题后,心中就会有印象。有了这些准备,再听录音,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录音中提到的关键词上,就会全神贯注地去听。

2.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听力资源。

要使学生尽快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就要选择以日常生活为主的教学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力资源。教师应选择一些语音地道,文笔优美,涉及中外文化传统背景、英语国家人文景观、风俗习惯、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教育、历史、地理知识、日常生活等的材料,长期坚持既增长知识又提高听力水平。在每周一节的听力课上,都要选择内容丰富的听力材料,每分钟听80个单词的、90~100个单词的、100~120个单词的都要选择去听,从起始到逐渐加快,让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选择听力材料要尽量体现真实性,内容要适合中学生,尽量选择使学生稍经努力就能够听懂的生活材料,并且考虑内容的思想性。泛听可不做练习题,其他题型可灵活多变,听力原文不宜太长,语音要纯正,语速要适度,以接近英语为母语者说话的正常语速为宜,每节课的内容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泛听、精听相结合。

泛听研究的是听的速度、数量及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而不是纠缠于某一词、某一句的含义。对选择的泛听内容要灵活多样,要求学生基本了解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围绕情节出现的人物,提纲挈领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采用有效的听力策略,提高听力成绩。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成绩的提高,需要有效的策略。用横向思维的方式,改换教材,大胆使用与尝试。随着词汇量的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听力的各种材料的理解加深,对英文节目、电影、广播等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听力水平普遍提高,原来需听三遍的听力材料经过训练只需听一遍或两遍,不但掌握了听力技巧,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知识,国外的文化、科技等知识都在快速增长,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篇6:刍议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刍议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及要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对听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对听懂教师课堂用语的要求;对听懂所学语言材料的.背景要求;对听懂有一定难度语言材料,克服生字障碍,理解语篇大意的能力要求;对能听懂电视、广播、录象中与所学水平相当的有声语言材料的能力要求等等.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种种要求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优化英语听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性.

作 者:成红梅  作者单位:江苏西亭高级中学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3 关键词:课程标准   听力教学   心理   技巧  

篇7:论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的语境与语篇理解

论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的语境与语篇理解

在最近三年的高考听力试题中,有关语境的题非常多.2007年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中,有关语境的试题竟多达11道题(总题数为20道题).高考听力题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主旨之一是检查考生在语篇层面上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这就强调了对话语的整体理解;强调了社会语言策略的`具体把握和情感情绪因素在口语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考生平时多积累语境与语篇相关的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 者:陈秀丽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H31 关键词:语境   语篇理解   衔接   连贯   高考英语听力  

【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相关文章:

1.英语听力答案

2.英语听力学习方法

3.职业规划中职业倾向测试

4.面试中可能遇到的5大陷阱

5.面试技巧:面试中陷阱 规则你先知

6.职场争斗中的三大典型陷阱

7.考试中的心理对策

8.学生体质测试分析和体育教学对策

9.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口语训练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word文档
《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